•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迎风启航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消费新场景落地

    中经总网  2025-03-28 21:01     浏览量:144036

    随着多家低空航空企业近期接连宣布融资成功,低空经济领域正呈现出从产业培育向消费拉动的深刻转型。从中央政策密集部署到地方实践加速推进,政策红利与资本热浪的双重赋能,正推动低空经济向低空消费快速演进,释放出万亿级市场加速起飞的强烈信号。

    政策组合拳打通"低空消费"全链条

    3月以来,"低空消费"概念持续升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大力提振消费"与"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并列部署,明确其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地位。中办、国办随即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完善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消费场景。商务部在3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将支持地方"探索开通低空物流航线、开发低空旅游项目",通过低空经济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能。

    更具标志性的是,即将于4月举行的第五届消博会宣布增设低空经济展区,由民航局牵头展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物流无人机等前沿技术,并呈现跨海运输、低空旅游等实际应用场景。这是低空经济首次以消费新增长点的身份亮相国家级展会,标志着政策导向已从顶层设计正式转向场景落地。

    资本涌入印证产业成熟度提升

    在政策红利的强劲助推下,资本流向正成为洞察低空经济市场热度的风向标。近期,多家低空航空企业密集完成融资,其中既有翊飞航空科技这类深耕大型无人运输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斩获亿元级战略投资,也有eVTOL创新企业时的科技宣布完成由上海大零号湾创投与紫峰资本联合参与的B+轮战略融资,展现出资本对技术转化能力的深度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合肥两个90后创立的飞行汽车"独角兽"企业零重力适逢四周年庆典,其成长轨迹恰似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低空旅游运营商等新兴势力亦接连获得资本加注,投资方普遍将技术商业化效率与消费场景落地能力作为核心考量,这清晰地勾勒出低空经济正加速跨越技术研发阶段,全面步入商业化应用关键期的产业升级路径。

    资本热捧背后,是低空消费场景商业闭环的逐步形成。"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适航认证加速、运营成本下降和基础设施完善,低空消费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以低空旅游为例,海南、云南等旅游大省正在规划"空游-地游"联动线路,预计首批示范项目将在年内落地。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拉动的新逻辑

    《经济日报》连续发声,揭示行业转型的深层逻辑。3月27日评论文章《让万亿级市场"飞"得更稳》指出,低空经济正从"政策驱动"转向"需求牵引",其核心在于构建可持续的消费生态。文章强调,要重点突破"场景-运营-监管"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既要通过消博会等平台打造消费场景,也要培育专业运营主体,更要建立动态监管体系,确保市场"飞得稳、飞得远"。

    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低空消费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物流+旅游"双轮驱动,无人机配送网络将在偏远地区率先商业化,低空旅游则聚焦城市近郊和景区;二是技术融合加速,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等技术将显著提升运营安全性;三是监管创新,基于运行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有望在重点区域试点。

    万亿市场启航需筑牢安全底座

    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催化下,低空消费的万亿级市场蓝图正在展开。但行业专家提醒,要实现从"热概念"到"稳增长"的跨越,必须筑牢安全底座。这既包括适航认证、空域划设等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也涵盖消费者教育、保险机制等市场配套的建设,更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形成发展合力。

    随着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资本投入的加速以及消费场景的深化落地,低空经济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这个曾被视作"未来产业"的领域,正在中国的天空下书写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综合自《经济日报》、政府网站、通航圈等多家媒体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