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聚焦] 让世界了解中国非遗——《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启动,将完整、系统、全面展示中华非遗的无穷魅力

    中经网  2022-09-14 20:45     浏览量:206515

    中经网·中经在线讯(熊辉 王海珠)2022年9月8日,《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据悉,《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将是首次完整、系统、全面的向世界介绍中国155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000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传承人的风采,展示中华非遗的无穷魅力。

    1.jpg

    图为:《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启动仪式

    3.jpg

    图为:《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研讨会

    入选《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的非遗传承人,原则上以国家级非遗大师为主,非遗传承人需要有有历史,有作品、有传人,有特色,注重活态传承,德艺双馨,为非遗抢救、保护、传承、创新作出一定贡献。

    首部第一、第二册每个门类入选的非遗传承人相关门类和人数比例:民间文学(20人)、传统音乐(20人)、传统舞蹈(20人)、传统戏剧(30人)、曲艺(20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20人)、传统美术(30人)、传统技艺(70人)、传统医药(30人)、民俗(30人);其它非遗10人。

    4.jpg

    图为:《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总编撰(曾任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席文化代表)苏旭

    《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总编撰(曾任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席文化代表)苏旭表示,《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要站在人类文明的视角,倡导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尤其要与世界交流互动,让世界更了解、接受、喜爱中国非遗。该书出版后将赠送联合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主要官员、中外主要大学图书馆、外国驻华使馆等。

    苏旭表示,该丛书目标是争取做成中国非遗面向世界的精品系列图书,该书无论定位理念、传承人选择、设计装帧都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中华非遗大观》编辑出版秉持公益原则,全力帮助中国非遗传承人展示自我才艺,彰显中国气派。入选的非遗传承人不收取任何费用。

    该丛书计划用六年时间全部编撰完成。首部二册将选择300个德艺双馨代表我国56个民族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023年8月将出版第一、第二册。《中华非遗大观》书名由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书写。

    1.jpg

    图为: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叶小文

    参加《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研讨会的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发言时说,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为我们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叶小文表示,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一直有着天地相连的气度,大海般博大的胸襟。中华非遗不但是数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今天,《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正式启动,明年出版后将图书赠送给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负责人,将中华非遗的精华全面的、完整的、系列化的献给世界,对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于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说进行了具体实践和积极有益的探索。

    2.jpg

    图为: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 王秦丰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秦丰发言时说,为了参加《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研讨会,我翻阅了很多非遗资料,作为一个文化人,我是非常愿意学习的,觉得非遗要从源头上去了解,去学习,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非遗。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就是传承,一代代传承。中国现在有42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世界第一;有10多万项非遗项目,9万多非遗传承人。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被非遗吸引,不断加入到非遗的大家庭里面来。

    5.jpg

    图为:央企中房集团公司前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 孟晓苏

    央企中房集团公司前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作了《东方红·中国梦》与“中华非遗大观园”的主题发言。孟晓苏说,我们今天研讨《中华非遗大观》,既然中华非遗历史如此深厚,表现形式如此多彩,人民群众如此喜爱,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华非遗大观》落地开花,真正建造一座有中国传统园林为重要特色并且结合时代元素的《中华非遗大观园》,让中华非遗大师有一个展示自身才华,彰显工匠精神的舞台;让中华非遗传承创新,继往开来。把中国非遗的精华在大观园内呈现出来,通过非遗产品和非遗传承人,把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数字科技、非遗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一个有造血机制和功能的新时代非遗大观园。《东方红·中国梦》与“中华非遗大观园”的完美结合,将使传统文化更有内涵,更有生命力。

    3.jpg

    图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教授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教授认为,《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编撰工作非常及时,将中华文明的“传家宝”与其他国家分享很有必要,更彰显文化自信。希望《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不仅仅输出中国非遗,也要把其他国家非遗的优秀经验带回来。

    6.jpg

    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 程惠哲

    22.jpg

    图为: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峰火文创创始人 陈少峰

    23.jpg

    图为:《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社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姚昆仑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程惠哲作了《传人为本,传世为志》的主题发言;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峰火文创创始人陈少峰作了《非遗体验园》主题发言;《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社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姚昆仑作了《科技与文化如何融合创新》发言。

    7.jpg

    图为:国家非遗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教授 李文跃

    南京云锦研究所原所长王宝林就南京云锦的发展和如何申请世界非遗的过程作了报告;国家级非遗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粉彩代表性传承人李文跃做了“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精彩发言;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树贤作了剪纸如何申请世界非遗的演讲,弟子当场表演了剪纸绝技。

    21.jpg

    图为:研讨会主持人、《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执行主编 丁吉林

    《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执行主编丁吉林就丛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计划等作了主题发言,中国文化界、学术界、非遗界、投资机构等方面的有关领导、专家、大师等出席了研讨会并举行了卓有成效的热烈探讨。

    2.jpg

    丛书编撰背景: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政府2004年加入该公约,2006年我国人大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2023年,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20周年,《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也将全新阐释世界的非遗,中国的实践。总结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传承利用走过的光辉历程,全面塑造中国非遗传承人的国际形象。

    《中华非遗大观》系列丛书总编撰苏旭曾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席文化代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等。据介绍,目前中国有42项世界非遗,其中33项世界非遗就是苏旭博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时克服各种困难亲手完成的。(全文完)

    来源:中经网·中经在线

    特别荐稿:王京忠

    编辑:熊辉 王海珠 郑紫文

    3 专家智库 竖图 王京忠副本.jpg

    中经报道 网站文章底部 三驾马车副本.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经网·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等高端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充分发挥“融媒体集群矩阵+商协会政企合作+专家智库赋能+”的特殊资源优势,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新闻下方 三张图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555.jpg

    新闻下方 三张图 世界酒店联盟 555.jpg

    新闻下方 三张图 央视美丽乡村栏目 555.jpg

    新闻下方 三张图 重点项目库 555.jpg

    中国经济报道 入驻平台副本.jpg

    注: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来源出处。

    百度搜索:中经网·中经在线“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十大对接“直通车”】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