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GOG2023年会隆重召开

    中经网  2023-06-10 20:35     浏览量:285787

    第十三届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GOG2023年会于2023年6月7日—1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凝聚、奋进”为主题,汇集多位院士及学术领军专家,共同聚焦消化道肿瘤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探讨消化系统肿瘤精准临床和转化研究的关键问题。线上多个平台对本次会议进行直播,高峰论坛吸引了线下500余名观众,以及线上各平台观看人数约20万人次。大会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CACA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委会、苏州工业园区康林肿瘤科技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协办,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承办。

    本次大会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和李健教授主持下拉开序幕。

    1_副本.jpg

    首先,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面临的瓶颈、挑战以及创新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为各位同道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2_副本.jpg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詹启敏院士致辞,感慨CGOG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届年会,每届都能够呈现不一样的精彩,成果丰硕,为临床合作和转化研究领域的各个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为推动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协作、促进消化道肿瘤领域学术研究不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3_副本.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发表致辞,对CGOG提供消化肿瘤领域多学科深入交流和合作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示肯定,并期待本次参会的各位专家同道带来的思维碰撞和学术盛宴。

    4_副本.jpg

    本场会议设置国际前沿和临床挑战两个专场,国际前沿专场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柯杨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主持展开。

    5_副本.jpg

    詹启敏院士聚焦食管鳞癌的遗传变异及分子特征,从基因组水平和肿瘤微环境视角全面系统揭示食管鳞癌的遗传变异特征及疾病转归规律。詹启敏院士介绍了食管鳞癌大人群队列的基因组学、细胞周期调控和基因组稳定性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系统性展示了食管鳞癌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微环境特征,为进一步阐明食管癌恶变机制、转移机制及其潜在靶点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同时还突出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泌体P4HB蛋白促进食管鳞癌恶病质、肠道菌群影响肿瘤新辅助治疗疗效等方面,为我国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6_副本.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田志刚院士从NK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入手,强调了异体NK细胞是“细胞成为药物”的关键,且针对外周血NK细胞在体内长期存活的关键问题、非基因编辑NK细胞的应用价值、NK细胞受体的药靶潜力、合成免疫技术在细胞治疗的应用、NK细胞受配体可拓展IO抗体药靶格局等方面详细讲解了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前沿进展,并系统性比较了NK细胞免疫治疗和T细胞免疫治疗的优势,展现出NK细胞免疫治疗的巨大临床转化价值,并期望NK细胞免疫治疗进一步转化临床。

    7_副本.jpg

    在讨论环节,田志刚院士和詹启敏院士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林欣教授就NK细胞治疗的优势以及研发过程中面临的瓶颈、临床应用以及食管鳞癌恶病质患者全身免疫系统的变化、非感染性炎症的发生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后续多平台的合作和临床实验研究的开展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8_副本.jpg

    高峰论坛第二场专题会议由詹启敏院士和清华大学林欣教授主持展开。

    9_副本.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卞修武院士从“肿瘤血管生成”、“血-瘤屏障病理特征”和“血-瘤屏障诊疗意义”三个层面为大家带来了血-瘤屏障与肿瘤免疫之间关系的精彩报告。卞修武院士提出肿瘤血管来源及功能异质性深刻影响肿瘤微环境,血瘤屏障对肿瘤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指出,针对血-瘤屏障的靶向治疗可以促进多种免疫治疗的疗效,并可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意义,因此基于血瘤屏障来驱动肿瘤精准诊断技术是未来肿瘤诊疗发展的关键。

    11_副本.jpg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及转化研究经验,为在场嘉宾进行了“上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如何破局”的主旨演讲。沈琳教授从上消化道肿瘤药物治疗临床研究滞后、成功难的困局出发,充分分析背后原因,指出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是破局关键。以此为基础,沈琳教授详述了其临床标准化研究队列的建立过程,分享了临床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心得,指出未来需要以临床研究为基础,构建药物疗效优化的精准研究体系,此外,沈琳教授提出,根据临床问题设计转化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再次转归临床的科学思路是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未来精准治疗可持续发展、规避失败的关键。

    12_副本.jpg

    在讨论环节,卞修武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傅阳心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钦伦秀教授以及沈琳教授就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瘤屏障动态演变情况、该病理屏障发挥作用的阶段、当前肿瘤抗血管治疗及抗血管联合治疗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各位专家基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热烈讨论了肿瘤血管正常化及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等多个话题,为肿瘤抗血管治疗带来新的思考。

    31_副本.jpg

    图:中经网·中经在线副总裁、《大医健康》频道执行主编张士君在会场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李健合影

    33_副本.jpg

    图:中经网·中经在线副总裁、《大医健康》频道执行主编张士君在大会现场

    最后,大会主席沈琳教授对本场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各位讲者高屋建瓴,给现场嘉宾们带来了最新的学术进展和治疗理念,启迪未来,为更好的探索与破解消化道肿瘤领域的瓶颈提供了良好思路,并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其他分会场学术活动,共享学术盛宴。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hFkqitIuT7vIcQeymBa-g

    发布:中经网·中经在线

    编辑:王海珠 熊辉 张士君

    (中经网·中经在线 欢迎各界供稿 13520414009 13041130188)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