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7

    周宏春:以绿色生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经总网  2024-12-16 22:28     浏览量:228620

    中经 头部图片 报道中国影响时间 融合发展共创未来 加版权副本.jpg

    文/ 周宏春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绿色生产力是支撑绿色发展的生产力,是发展与保护协调的先进生产力,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可持续性生产力。我们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自觉把经济活动与人的行为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本文对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应有特征、以绿色生产力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等进行讨论。

    11.jpg

    01

    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应有特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就内涵而言,“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就实践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来自实践,孕育于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未来实践。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以新兴产业发展为基础,产业和产业结构演变是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体现与载体。任何一个社会均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框架的。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掌握了先进科技和管理方式的人,对生产力起着核心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涉及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以及科技、管理和教育三大渗透性要素,其中人的科技劳动具有引领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由自然环境构成的自然力应当与劳动力和科技力相协调。

    从人类文明史看,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机械化突破,带动纺织、交通运输、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化突破,带动汽车、飞机等重工业和油气等能源产业的发展;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材料等高新技术突破,带动电子信息、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及其新技术、新装备、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第四次产业革命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突破,带动数字科技、能源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技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理论回应,也是对新时代生产力演进规律的深刻揭示。

    习近平同志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在理论上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等的时代化、中国化;从实践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在于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在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特征;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并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基础。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经济学含义是用同样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或生产同样的产品使用更少的资源。绿色生产力是支撑绿色发展的生产力,是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先进生产力,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可持续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推动力,绿色发展则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和发展方向。绿色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环境容量的承载性、全球气候的友好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气候暖湿化及其影响,不仅关注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也为后代人留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在造福当代人的同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从产业角度看,新质生产力要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覆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而绿色产业包括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绿色生产力驱动或支撑的绿色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新能源产业、降碳低碳负碳产业等。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关系,还可以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点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若干重要讲话中发现。例如,2019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四个一”;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又增加了一个“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中美丽中国是一项重要目标。类似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大特征。所有这些,既有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又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02

    以绿色生产力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关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谋划未来的发展,自觉把经济活动与人的行为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生态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美丽中国治理体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03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安排并不断优化农业、工业、城乡、生态等各类发展的空间布局。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发挥城市化集聚优势,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海洋和海岸带国土空间管控,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产出率。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并通过强化执法监管和保护修复等途径,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节约一切资源。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深化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让节能成为“第一能源”。提升重点用水行业、产品用水效率,鼓励使用节水型家用电器。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强微咸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废旧风机叶片、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快递包装等废弃物循环利用。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以质量、能效、环保、碳排放等为“标尺”,坚决遏制或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提高能源转化率和终端用电比重是必然选择。要坚持先立后破,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结构优化途径包括合理发展油气,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增加绿色氢能供应。加快煤炭开发、转化和利用中的先进技术研发,用好煤基催化助燃技术、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的“液态阳光”“等离激元”等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提高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以及服务业的能效水平。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现代化为支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创新引领、智能制造方向迈进。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工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动建筑物与光伏发电一体化建设。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提升大宗货物的清洁化运输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铁路场站、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场所绿色化改造和铁路电气化改造升级,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低碳应用,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支撑人员物质的位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制度建设,逐年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在现有碳市场的基础上,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04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新期待;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从追求快速降低污染物排放转向以较低投入实现环保设施的高效运转。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接续推进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控制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降低交通运输工具排放量。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深化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持续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着力解决恶臭、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备用水源地建设,保证供水清洁安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开展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基本消除城乡河道黑臭水体。加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持续推进渤海、黄海等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推进江河湖库清漂、海洋垃圾、废塑料等的治理,积极应对蓝藻水华、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的污染物将积累在表面附近的土壤中,要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解决长期积累的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问题,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推动大型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加强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农业、工业、生活固废进行集成治理,实现城乡“无废”、环境健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在合理利用国际可循环利用物的前提下,严防固废走私和变相进口。加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监管,加强尾矿库污染治理,有效管控新出现的环境污染物。

    05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要筑牢我国自然生态屏障。重点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建设保护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自然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确保重大生态工程保护建设取得应有成效。加强对全国自然生态资源和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评价预警,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对资源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进行严格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生态破坏事件,确保我国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展现美丽山川勃勃生机。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产业化方式治理生态环境是国际通行做法,行之有效。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加大草原和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进一步推动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发挥海洋、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充分认识森林系统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健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拯救长江珍稀濒危物种,继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措施落实。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建设现代海洋牧场。

    06

    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示范区建设,完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在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坚持共抓大保护,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国际一流美丽湾区、美丽长三角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生活方式绿色需求端发力,拉动供给端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资源,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利用环境日、节能周和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等场地,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作用和群团组织的广泛动员作用,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形成节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07

    完善与绿色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相适应。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难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完善绿色生产力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激励政策和标准体系,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打造现代绿色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强化政策激励。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应当强调保护与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强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市场准入等经济政策与生态环境政策的协调配合,将协调发展理念纳入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安排,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业结构高端化、产品供给绿色化。

    完善法规标准。健全生态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强化税收政策支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完善征收体系,并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综合考虑企业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全部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收费机制。建立企业生态环保费用提取使用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只有美丽中国建设者、生态环境保护者有所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优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财政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深化制度改革,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推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司法保护,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在信息通报、形势会商、证据调取、纠纷化解、生态修复等方面衔接配合。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进一步推动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出台地方性法规标准,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属地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绿色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把降碳减污、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加大高效绿色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加强生态文明领域智库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联系和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中华环境》2024年第9期

    中经总网 世界品牌研究院 竖版 品牌展播 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jp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世界品牌研究院

    世界品牌研究(工作)办公室

    (备案编码:11010910200873)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郑建华 刘信春 

    本网智库专家推荐: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全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报道):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祖国》杂志-祖国网、《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中城环球©、中经智谷©、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盛典©、世界品牌之夜©、向世界推介·中国品牌©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中经总网 联合共建 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jpg

    财神到 3版 加红色背景 加二维码 加印章金色副本.jpg

    ■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 中经总网【内部简报】-组织专家企业家考察团走进企业交流合作

    ■世界品牌研究院 简介

    ■ 中经总网专家智库“智囊团”及重点合作机构

    ■ 中经总网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品牌峰会论坛活动

    ■ 合作推介|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 合作推介| 世界酒店联盟WHA简介

    ■ 合作推介|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介

    ■ 合作推介| 博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简介

    ■ 合作推介| 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简介

    ■ 合作推介| ASTIC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介绍

    ■ 合作推介| 世界物联网大会介绍

    ■ 合作推介| 中云工业园项目介绍

    ■ 合作推介|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 合作推介| 赛柏蓝:医药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公司

    ■ 合作推介|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介绍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中经总网》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