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报道12月13日南宁讯(孙乙炜 通讯员吴悦 官毅鑫)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努力,实现设区市三级中医医院、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走出一条广西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的新路子。中医药创新发展任重而道远,征途中,涌现出一大批壮瑶医学专家、国壮壮医学者,人才辈出,推陈出新 ;更有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壮瑶医学翘楚、泰斗,黄汉儒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黄汉儒教授与梁启成会长与智坨堂中医馆顾问张海涛亲切交谈)
“中医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2月10日,记者在广西南宁智坨堂中医馆跟黄汉儒教授访谈时,黄老多次说到这句话。这位八十岁的老人家,言语一出,铿锵有力,可见他几十年来对中医药事业的挚爱与担当。当天参加访谈的还有广西中医药协会会长梁启成,智坨堂中医馆顾问、艾通天下公司董事长张海涛。
(黄汉儒教授查阅医学书籍 人民日报摄影)
黄汉儒,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主任医师,1943年1月出生,1965年9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56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8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文献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获“桂派中医大师”称号,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黄汉儒主要事迹与贡献:
一、壮医药事业的开拓者
自20世纪80年代,壮医药发掘整理全面开展。1985年,黄汉儒受命主持创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88年建成投入运营,首任并连任所长16年之久。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2009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整建制并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为壮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他的积极倡导促成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的建立,并担任名誉院长。2008年国家批准壮医医师资格开考,担任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他还创办了《民族医药报》和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打造了壮医药对外宣传、学术交流的平台。30多年来,壮医药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的水平,黄汉儒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壮医药理论的奠基者
黄汉儒是我国壮医药学术理论的奠基者、壮医药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对散在民间的壮医药经验进行发掘整理,将壮医的思想与医疗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在壮医药的历史起源和基础理论等许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概念,首次构建了完备的壮医药理论体系,填补了壮医发展史上的关键空白。
他编著出版的壮医药奠基性著作《壮族医学史》和《中国壮医学》,总结出了“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百病”的壮医核心理论以及“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病症,“重视目诊,五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调气、解毒、补虚”为特色的治疗原则等壮医学说,使壮医药成为我国缺乏文字记载中第一个通过整理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民族医药,“民间壮医药”上升为“壮医药学”,壮医药在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
三、壮医药临床的践行者
黄汉儒诊疗经验丰富,技法独特,擅长运用壮医特色理论、壮乡道地药材及壮族特色技法解决“痧、瘴、蛊、毒、风、湿”壮医六大病症以及风湿病、心脑血管病、血液病及肿瘤等疑难病症。他不仅在医院为患者诊治,还经常深入社区、基层为群众服务,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精湛的诊疗技术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认可。在他的推动下,所在单位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民族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壮医)建设单位,他牵头创建的壮医风湿病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壮医目诊、壮医风湿病科、壮医肿瘤科、壮医推拿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充分发挥了壮医名家的引领作用。
四、壮医药发展的推动者
黄汉儒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及其在壮医史和壮医理论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和广西壮医医院的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的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国家批准开展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国家有关部门将高等教育中的“中医专业壮医方向”升格为“壮医专业”,使壮医药与藏、蒙、维民族医药一道纳入国家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促进了壮医药、高等教育和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振兴发展。正如王国强同志所指出的:“壮医药成为我国缺乏文字记载中的第一个通过整理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进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序列和具有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体系的民族医药,在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黄汉儒是其中强力的助推者。
五、壮医药前进路上的建言者
黄汉儒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广西和全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奔走疾呼。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民族医药工作先进个人、中国民族卫生医药发展贡献奖获得者、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第六和第八届区政协委员,为促进广西和全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提案和建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或采纳,促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医药条例》等的出台。
六、壮医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
上世纪90年代,黄汉儒创办的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和《民族医药报》,成为了壮医药学术活动和宣传推广平台,奠定了壮医药学术交流、对外宣传的基础。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际、国内壮医药学术活动,涵盖中医药、民族医药各领域。多次指导和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如2016年在南宁举办的全国壮医药大会等。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黄汉儒策划组织指导举办了首届壮医药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多次应邀到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参加湄公河流域传统医药学术会议;1996年,应邀访问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作学术交流,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引起轰动效应,扩大了壮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2020年,黄汉儒主编的《壮族医学史》英文版发行,这是壮族医药类丛书首次翻译成英文,成为国外医学专家、学者了解研究壮医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壮医走出国门,走向东盟乃至世界的一个新里程碑,具有深远意义。
近期,黄汉儒教授已经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候选人名单,同时广西区入选的还有黄瑾明教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外景)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育,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而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联合,更是为壮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8年10月份的开业仪式暨壮瑶医药传承启动仪式上,“壮医临床第一人”、医院壮医临床首席专家黄瑾明,壮医学翘楚、国壮壮医学术首席专家黄汉儒,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政府特聘终身教授、国壮特聘专家邓家刚,广西名中医陈小刚等10位壮、瑶、中医大师作为师承老师,各招收2名培养对象,确定师承关系,将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医学,培养壮医精英,为中医药人才培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医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发扬融合各民族特色医术、传承优秀中医文化,相信中医不仅能促进各地区的发展,更能为世界的安全卫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汉儒教授、梁启成会长与智坨堂中医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