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31

    《中医文化传承》人物| 吴炳德——中医医书收藏的践行者

    中国经济报道  2021-12-12 14:27     浏览量:73437

    中国经济报道12月12日讯(王海珠 邢明罡)由中华中医药文化传承工程委员会、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办公室主办,中城环球(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北京星禾视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聚成铭(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弘扬中华国粹 、传承中医文化——《中医文化传承》人物系列报道”活动。聚焦中医药领域的优秀人才,听他们讲述增强中医药行业文化自信的故事,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经营策略,传承中医药成果的宝贵经验。本期访谈话题主持人常胜军先生为全国职工健康促进工程健康科普组委会常务主任,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宣传大使,健康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国医国药》杂志顾问,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员。

    1.jpg

    本期人物:吴炳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四川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1969年生于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徐家坡乡吴家营村。这里地处秦岭山脉南侧,距北山约七八里。陕西省秦岭终南山的主峰,终年积雪,寒光四射,故称太白山(周代称太乙山),太白山遍地药草,从古至今吸引着悬壶济世的人们。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发生在秦岭北坡长安、周至、宝鸡沿山一带。“去天三百浮云间,积雪捧海壮奇观。举目云海贯宏图,俯首满山尽灵丹。”隋末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居太白山10余年,从事医药研究、采集、栽种和炮制中草药,研究药性,为民治病,著有《千金翼方》传世。后人为纪念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功绩,称为药王,称太白山为"药山" 。

    2.jpg

    秦岭药用植物十分丰富,共有药用植物2271种,其中仅太白山中草药就有640多种。不少人说,游一次太白山,就等于读了半本《本草纲目》。老吴的家乡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台是陕甘川毗邻地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汉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天独厚,有“天然植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山丘相连的丘岭地貌,在黄土地上,植被繁茂,各种中草药品种繁多,比如土牛膝,车前草,透骨草,鱼腥草,灯心草,柴胡,半夏,茵陈,女贞子,益母草等等,遍坡都是!这里是汉水、汉中、汉族、汉字、汉文化的源头,也是太白草药和中医药文化之乡。

    老吴出生于汉台山区的一个半草药之家。家有兄妹七人,他排行老末。父亲是个普通农民,母亲贤良,在家辛勤操持家务外,还有些祖传太白中草药治病的本领,据母亲说是外婆从小传授的。那时候,家里养了几头猪,母亲经常上山割猪草,每次都顺便带回些草药,经过蒸煮晾晒等泡制加工,储存起来。家里人有个头痛脑热,从不去医院,都是母亲抓药医治,那时候,村里左邻有舍亲戚本家,谁家有点小病都来找母亲。只见她寒暄之后,看看舌苔把把脉,询问下病情后,便从那些储存的草药里,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包好递给病人,然后耐心叮嘱服用方法。一般情况下,虽然大病重症谈不上妙手回春,小病却都能药到病除,而母亲从来不收钱,俨然免费的村医,受到村里老老少少的尊重。小时候,老吴也经常跟母亲去割猪草牛草。

    3.jpg

    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天坡割草,不小心手被镰刀割伤,鲜血直流,嗷嗷大哭。母亲闻声跑来,查看了下伤口,于是,眼睛搜寻了下周边,在四五米远的地方发现了一株植物,这是一种叫“刺戈牙”的草药。于是,赶紧采来放在掌中揉碎,将汁液小心地挤到伤口上。过不多时,伤口竟然止血,疼痛也随着消失了。老吴谈起太白草药的神奇,眼睛里总闪动着母亲的慈爱,浮现着太白山中的云雾,以及那种根植于故乡的情怀。他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基本能识别本地草药。开始跟着父母去北山实地野外采药。他们一家三口,带着被子干粮,步行进山,一住七八天。老吴一家粗通药性,以民间医生的身份采药制药,行医乡里。每年夏天都要上太白山高海拔处,采集药材,渴饮山泉,饥餐干粮野果,然后将草药晒个半干,每次带回家几背竹篓。这些草药都是太白山野生珍稀的“七药”,如金牛七,桃儿七,铁牛七,盘龙七,扣儿七等等。

    4.jpg

    老吴是家里末儿,从小聪明伶俐,对太白草药流露出非同一般的兴趣。父母疼末儿,便在他身上多花了些心思,除了有意带他去野外采药,学习辨识药材和炮制加工方法,从初中开始就背诵医书,《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药性赋》等,很快如数家珍。在那些采药学医的少年岁月里,他也从父母那里听过许多药王孙思邈在太白隐居的故事,也听说过董奉杏林的一些传说。悬壶济世的梦想,在他内心已经渐渐生根发芽。不做良相便成良医,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梦,只是老吴虽然得天独厚,却阴错阳差没有做成良医,而在医书聚藏领域,走出自己的天地,也是造化弄人。

    1989年,老吴毕业于汉中卫校中医班,在天水市北道区人民医院骨伤科工作三年,后回陕西汉中,师从南郑地方名医岳父黄正元学习中医。1994年,因为没有找到在当地医院工作的机会,由一个亲友介绍远赴新疆,在新疆伊犁军分区医院对外门诊部中医风湿骨伤科工作,并开始收集各种验方书籍,用于学习研究。由于从小打下的医药学基础,他工作忘情投入,善于钻研业务,用自己研制的内服祛风丹加外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各种风湿腰腿疼,得到患者赞誉和肯定。儿时就已经形成的那个成为良医的梦想,眼看有点眉目,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一显身手的时候,3年后由于军内医院一纸政令解聘地方人员,老吴也在解聘人员之列。次年,他经同行介绍,受聘于新疆新源县中医院骨科工作。但是, 因户口等问题,医院不能够解决正式工作关系,两年后无奈离开新疆,到西藏昌都寻求发展。当时去西藏的主要目的是想在这个偏远的民族地区开个体诊所行医,但由于当时诊所的相关手续一直办不下来,尽惯做了各种努力,但还是不能如愿。

    老吴行医的经历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民间中医的一个普遍现象。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的生存环境,比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更加重要和紧迫。倘若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民间中医的合法从业、生存和传承问题,民间中医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活力。老吴从小受母亲熏陶,抱有悬壶济世之愿,想到自己多年来学医行医的艰难坎坷道路,未免有些心灰意冷。为了全家的生计,内心经过无数次的挣扎,最后决定放弃梦想,在昌都开了个小超市,做起了超市老板。

    那时候,老吴的爱人在昌都经营超市,他在成都采购商品发往昌都。除此之外,就是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搜购医书。老吴收藏医书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了,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开始的时候,只是作为自己行医的资料,每次出差都会注意搜求。直到行医梦梦碎高原之后,常驻成都采购超市商品,才开始集中精力聚藏医书。成都得天独厚的古旧图书资源,渐渐让老吴淡忘不能行医之痛,开始走上新的人生旅途。刚开始的时候,老吴是在实体旧书店和送仙桥等文玩市场搜购医书,后来市面旧书资源渐渐枯竭,他便主要在孔网购书。成都的绝大多数孔网书店老板,都成了他的熟人朋友。悬壶济世之梦破碎后,成了超市采购员,多少有些沦落风尘的感觉。

    他收藏中医古旧图书没有得到一个亲友的理解和支持,其中艰辛孤独可想而知。在动物园那边住的时间里,租住在农民家两间小平房,一间放书,一间住人,阴暗潮湿,光线昏暗,条件非常的差。每个星期的星期二和星期六,天还蒙蒙亮,他就气喘嘘嘘赶到送仙桥或者文殊坊旧书市场去淘书。差不多十年时间风雨无阻。有时候买了书以后,连给电瓶车充电的一块钱也没有,她就跟人家磨半天,然后说好下一次再给人家。

    5.jpg

    有一次,在梁家巷那边有一个地方买了书以后身无分文,坐公交车的一块钱也没有,背着一包书,然后只能徒步走路回去,路上走了一两个小时。那个时候,由于因为购书经常闹得身无分文,所以,他常常先花五块钱去买一棵大白菜,然后每顿炒两片白菜叶子吃米饭渡过一个星期。大约在零几年的时候,这种事情还经常会发生。他的一部分藏书留在汉中老家,成都收藏的当时大约有3000册。收藏范围有全国各地中医,少数民族医各种验方,土方,偏方,单方及各种独特传统疗法。全国名老中医,老草医,老药农经验,医案,传方。时间从清代,民国,解放后公私联营期,大跃进期,文革期,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医书秘方验方资料, 各科共三十类。两年之后,昌都的超市拆迁有些补偿款,他也从兼职到全职,以藏养藏,集中精力搜购医书。

    几年下来坚持不懈,风雨无阻,沉浸于斯,如今图书达到三十多个品种两万余册。曾经有人出价2千万购买,均遭到他拒绝。他说,我不是爱钱的人,而是爱书的人。每天守着自己 的宝贝,心里才舒坦。

    如今,老吴从农家屋搬进了三环边一处宽敞些的公寓楼,房子里有20来个书架整整齐齐码着医书,今年他自己进行了整理,请书法家朋友写了些字,做了几个牌匾,显得颇有书香。老吴也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成为四川收藏家协会理事,成为名副其实具有特色的四川收藏家。在收藏医书的同时,他也对古旧老菜谱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收藏各种菜谱,八大菜系的老菜谱,各种菜系原始地道的传统做法,几年下来也有两千余册。随着资源积累和人脉扩大,慕名拜访和寻求合作的也多了起来。老吴很本分守着自己太白村夫的身份,做一名甘贫乐藏弘扬国医文化的践行者。

    6.jpg

    本期访谈话题主持人常胜军先生为全国职工健康促进工程健康科普组委会常务主任,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宣传大使,健康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国医国药》杂志顾问,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员。

    一、吴老师你好,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藏这些古旧医书的?你为什么要如此痴迷的收藏中医书呢?

    答:我是从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购买,收藏医书。当年学校毕业到医院工作,虽然学校学习了中医药各种理论知识,但是没有临床经验,看病时心里没有底,心里很着急,急需补充学习临床实用性东西。有一次,偶然从街边摆书小摊看到了一本七十年代的老中医经验方书,里面有各种疾病的治病验方,疗效分析,病例分析,还有献方老中医姓名单位,我很认真的分析了很多组方,我觉得都很有道理,如获至宝,内容真实可靠,有极强的实用性。

    在以后的临床中,当我遇到了疑问,就会从书里面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当时对我的帮助很大,可以说是起了关键作用。

    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古旧医书,一有空有去找旧书摊,见到旧医药书都买,甚至无论走亲访友,到任何一个城市城镇,都要找旧书摊买旧医书。

    7.jpg

    二、吴老师,到目前为止,你收藏了多少册古旧中医药书?有多少类型?

    答:到目前为止,我收藏了三十多年,收藏了二万多册,包括清代、民国、解放后联营期、跃进期、文革期、开放前期等不同时代的古旧中医医书。

    内容包括:

    1、全国各地老中医医疗经验、医案、秘方、验方、献方。

    2、全国各地地方中草药。

    3、全国各地地方赤脚医生培训学习教材、经验方、土方土法。

    4、全国各地地方药物的栽培法、炮制法。

    5、流传于民间的各种中医民间疗法。

    6、流传于民间的各种中医诊法。

    7、各种中医传统名著。

    8、中医民间玄学道学。

    9、解放初期各地中医药学校、学院、大学最早的原始教材(中医内科外科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针灸科各种原始讲义)。

    10、中医各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医学资料医案、病例。

    11、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传统疗法和医药秘方验方(包括云、贵、两广),少数民族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民族医药。

    12、各地方中医药急救、蛇伤急救方法方药。

    13、清代、民国各种祖传秘方手抄本、官版印刷本。

    14、早期全国各地骨伤科名医经验献方。

    15、五六七十年代各地老中医治疗肿瘤癌症的成功经验、医案、献方。

    16、早期各地中医院内部协定处方,院内自用中药丸散制剂。

    17、解放初期各地方特色丸散膏丹传统配方配制方法。

    18、早期各地方眼科医生治疗眼病的经验和验方。

    19、中医外用外治各种疾病的配方。

    20、中医治疗男科女科疾病的经验献方。

    21、全国各地中医院、人民医院、卫生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用中医协定处方、自用方。各地中医院院内自制丸散膏丹、汤剂、酊剂、酒剂、自制自用方剂等三十余类。

    8.jpg

    三、你为什么坚持了这么多年医书收藏?为什么要收藏这么多、这么全面?为什么不卖呢?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倒退二十年前的中医生存环境,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岳父黄正元,是陕西汉中市南郑县牟家坝镇上方圆几十里的名医,解放前读了几年私塾,拜私解放前地方名医李宾然,尽得真传,看病少言寡语,只号脉,看舌、开药,一付药五毛、八毛,最多一块五。从早到晚病人不断,人称“黄神仙”。但是就这样一位有名望有医德的人被地方人员勒令停业关门,原因是七十岁的老中医考试通不过,无证行医,卫生局人每天坐在门口,不让开门,要没收中药。不能看病,不能生活,如此这样,岳父大人几年后生病郁郁而终。这样,岳父的一身医术也没能传下来,

    我亲身经历了中医的兴盛、兴旺、衰落、被打压、无法生存、技术断代、无继无人,非常痛心、失落,而无能为力。

    中医是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了几千年,民间代代相传,积累了无数治病救人的妙方技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断代、失传?经过无数次徘徊后,我认真思考,我到底能干什么?我看着收藏的几千册医药书,翻开书,看着里面先辈们总结的经验、心得、献方、验案,我觉得,这些中医的精华不能丢,即使中医有一天不存在了,也要让子孙后代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存,靠什么保健康?如何繁衍生息?

    为此,我做出了人生最大的决定,并发下宏愿:一生只做一件事,尽自己最大努力,收藏全国各地古旧中医药书籍。从此,我心甘情愿地与孤独、寂寞、贫穷相伴了大半生。我抱定了牺牲自己的一生,专门收藏古旧医书,不做良医,便藏医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永远不追求富贵,甘愿做永远清贫的中医人。

    我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前后花费三百万左右,曾经多次有人出二千万、三千万,有我们国内的医药企业,还有日本人、越南人、韩国人,都被我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我是中国人,我的收藏是为了中医的复兴,把断代的东西承上启下,连接起来,传承下去,我早已经抱定了永远的贫穷,再穷再苦再累我都会咬牙坚守。我再穷也不能卖,虽然这是我个人的收藏,但是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必须坚守,世代传承。尽惯也历尽了孤独、寂寞、贫穷,遭受讥讽,亲人们的不解,家庭的分离,我会永远坚守阵地,做真正的岐黄藏根人,留住中医药之根。

    9.jpg

    四、吴老师,你用尽了大半生做收藏,你是做什么工作呢?靠什么维持医书收藏和怎么生活呢?

    答:我从小学医,母亲懂得一些草药知识和土方土法,很管用,我从小喜欢学习,也掌握了一些方法,胆子大,敢用,屡验屡效,把别人的病治好了,虽然没有收钱挣钱,但是自己也很高兴,很有成就感。我十七岁进卫校中医班学习,进入地方医院工作,九十年代初期取得中医师资格证书,最后自己主动辞职,在几个地方开诊所,因各种原因都没有开成功。最后不得不转行做了其它工作。我做过坐堂医生,医药公司经理,自己办公司,做小生意,打工,挣的钱都全部做了医书收藏,遇到很好的书,经常会借钱先买来,经常因为淘到精品好书而兴奋不已,有苦也有乐,乐在其中。

    五、你做医书收藏这么多年,藏书这么多,你的经济状况如何?

    答: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请你不要笑话我,这两年因为收藏书的事迹被媒体报道,有一点点小名,但是我告诉你,我是一个真正的三无人员,无房、无房、无钱,现在的收藏馆房子是租的,每年到三月份交房一万多房租都要借钱,生活的很拮据。我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做事,虽然很贫穷,几十年来一直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但是自从做了收藏医书这件事情,我早就抱定了贫困终身,牺牲自己的一生,习惯了贫困,习惯了孤独,习惯了无助,习惯了清茶淡饭,甘贫乐道,无怨无悔。

    六、吴老师,我觉得你的收藏之路一定很不平坦,很艰辛是吗?

    答:是的,几十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很多,回首往事,艰难的岁月,难以想象,不愿回忆。在这里,但是我在这里可以稍微说一点点:首先,我是一个典型传统人,我的首先任务是要养家糊口,不管自己怎么苦累,必须要让家人吃饱穿暖,所以我的生存压力很大。最大的问题是无论是小家庭、大家庭没有一个人帮助和支持我做收藏,所有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认为我做的对。我个人必须承受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特别是经济压力,打工挣钱,工资几乎全部用在收藏,以前租的房子三百元一个月。每个星期二、三、六早上四点半起来,去二十里地的鬼市(早市)去找旧区书,风雨无阻,坚持了十多年。书买完了。钱用完了,有时候连五角、一块钱的电瓶车寄存费都没有了,给别人说很多好话。在没有电瓶车的年代,没有钱坐公交车,背着书,走二十几站回来。经常一元钱买一颗大白菜,要吃很久,下面条,煮稀饭、吃泡菜。记得有一次早上五点,白天面路改道,晚上没有路灯,一片漆黑,电瓶车连人带车落坑里,浑身是伤,没有一个人路过,在坑里整了半个小时才整出来。但是我还是非常感谢上天,让我活了下来,让我继续中医收藏,这些都是真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11.jpg

    七、吴老师,你一个人用半生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中医药收藏事业,你有什么想法和愿望?

    答: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本来我是一位隐者、隐士。我并不想出名,我立志收藏,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收藏医书,因为我坚信,也许可能会有一天,会有一位得道的明君显世,明察秋毫,力挽狂澜,开启真正的中医文化复兴大道,我收藏这些中医药传世经验就会重显天日,造福大众。

    这次疫情,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我们国家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高治愈率、廉价、无付作用等特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中医药的复兴重拾信心。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中医药专业人士、爱好者、中医学生、民间医生、中医院校来我藏馆学习交流。

    我最大的愿望是建立一个自己的中医医书博物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中医药人士学习、传承祖国的中医药技术,为中医药复兴做一点具体的事。

    八、吴老师,我觉得你就是一位隐世高人,那么你对现在的中医发展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答:我是个隐士,近几年我的收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我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员、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我也算是个中医人,在这里我不想太多的去谈西医不好或者是中医怎么好,新中国成立到今年七十年,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以中医从业人员为主体,到现在全国中医从业人员只有十五万,而真正的一线中医师只有十万人,而大量的民间无证医生们生存艰难,广大民间医生对当前出台的确有专长和师承考试政策及题目有很多意见,通过率及低,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认真倾听民间医生的心声,能让他们能生存,能传承,技艺不要断代。

    12.jpg

    吴老师,通过对你的采访,了解了你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也被你的事迹深深打动,被你的精神深深感动!你做的是艰难的工作,但解决的是中华门伟大复兴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有你这样的志士仁人!人民群众会感谢你、国家不会忘记你!我代表健康中国行动以及中医人对你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

    点赞gif.gif

    中国经济报道 入驻平台副本.jpg


    中经聚焦.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

    王京忠总编辑介绍《中国经济报道》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经济报道-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落地各省市重点项目库.jpg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