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道7月22日讯(综合自新华社、航空工业微信公众号)河南灾情发生后,航空工业按照上级要求迅速组织,立即启动“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以赴执行救灾任务。航空工业“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于7月21日14时22分起飞,次日6时15分完成任务,飞行近16小时,在灾区上空执行任务超过8小时。
“翼龙”无人机应急救援实战首战告捷!
连日来
河南多地突遭大规模极端强降雨
部分灾区通信设施遭毁
巩义市米河镇多个村庄
通信中断
灾区人民心急如焚
7月21日晚
一条条短信
点亮了灾区人民的手机屏幕
也点亮了灾区人民的心
短信的截屏
也刷爆了网络
而这背后
是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果
相关部门做出紧急部署
航空工业迅速启动响应机制
7月20日20时
航空工业旗下中航无人机接灾情探测任务,“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待命,并完成移动通信基站、合成孔径雷达、光电吊舱系统调试、加油等飞行准备工作,系统运行正常。
7月21日14时22分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起飞,奔赴河南受灾地区。
7月21日18时21分
在穿越贵州省、重庆市、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一市),经过4小时的飞行,飞行近1200公里后,于18时21分进入米河镇通信中断区。利用“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
截至7月21日20时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的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2572个,产生流量1089.89M,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为灾区居民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恢复了移动公网信号,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7月22日6时15分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完成任务后降落,飞行近16小时。
此次任务,“翼龙”在任务区内作业时间共计8小时8分。“翼龙”应用宽、窄带组网设备和移动公网设备,保证受灾人员可及时获取专网和移动网络信号,还应用CCD航测相机、EO光电设备和SAR合成孔径雷达,对受灾区域进行拍照和监测,实时将有关信息回传至指挥中心,解决了“三断”极端情况下“信息传不出来”的问题,实现了应急救援行动的高效、准确指挥。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是由航空工业旗下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龙”-2无人机系统基础上,针对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
该无人机系统由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保障系统组成,并搭载光电探测吊舱、合成孔径雷达、航拍CCD相机、应急通信保障吊舱、应急投送舱等设备。
该无人机系统具有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在“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灾害条件下,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公/专网应急组网通信、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并融入应急指挥体系,是我国应急救灾保障的新质力量。
在稍作调整后,“翼龙”-2H已经为第二次任务做好准备!
我们相信,以“翼龙”-2H无人机为代表的航空工业各型减灾装备,必将在后续的抢险救灾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风雨中砥砺
灾情前担当
“翼龙”出动
河南一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