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71

    [专家智库]邢晨声:《我的乡愁》——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意义思考

    中国经济报道  2022-05-09 20:06     浏览量:183144

    中经总网 专家智库.jpg图片1.jpg

    文/ 邢晨声(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特约专家、首席特约评论员)(作者供图)

    留住乡愁,带着几许忧郁、几许无奈,和几许欣然的追寻,成为我们对文化之根充满深情的呼唤。于是唤起了日益高涨的关于乡村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话题。各种各样的“小镇、山村、水乡、民宿、田园”产业蜂拥而起,构成了充满活力的当代经济发展模式。纵观这一现象,我以为这不仅是一个话题,而应该是一个课题。

    作为一个具有民族文化性格的大国,无论什么类型的文化都是同构成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板块,是难以割裂的一个整体。就像一座城池,只要在城墙上拆出一个口子,再华丽坚固的城门也将失去意义。我们历来有对民俗文化边缘化的偏见,所以我们关于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发展一直无法可依,这已经不是文化本身的悲哀了。当中国的乡村文化出现断裂的时候,就是整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失衡。历史的不断发展,首先是从文化革命开始的,这也是发展付出的必然代价。我们并不是希望中国的乡村一成不变,而是希望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核心内容的乡村文明能够延续文脉、留住记忆,能够清晰看到文化发展的根基脉络,而不是断裂。

    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乡村生态的破坏,经济的萧条,资源的枯竭和习俗的变异,而深层的危机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机制的崩溃,令人揪心。乡村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文化体系,包含人生仪礼、岁时节令、信仰禁忌、衣食住行、游艺竞技、手工技艺、耕耘织造、村落民居、风物传说等等。这种文化体系已经浸润成人们的行为和习惯,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传承、人性塑造、生命尊严在民俗文化这一完整的教化体系里运行,让我们每个人知书达理、爱憎分明、和谐共处,恪守着敦厚的人性伦理。

    我不想对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得失说三道四,国家经济地位提高了,人民经济生活改善了,但精神价值茫然了。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人性的变异,我们都成了连窝边草也吃的兔子,城市的文化记忆消失之后,乡村也不能幸免。最近学术界、规划界说的最多的便是关于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开发的话题,这是好事,最起码是一种觉醒。连习近平总书记都发出了“留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呼吁,然后我看到最多的还是理论学术的议论,对总书记呼吁的深层理解并不到位,真正对乡村文明有着战略性判断和定位的体系还没有形成。

    冷静下来想想,当前最热烈的乡村旅游的各种形态,其实基本目标还是定位于经济发展层面,基本判断也是经济价值取向判断。旅游是一种综合性产业,涉及到资源评价、定位评价、市场评价和价值评估等多方面。旅游对社会发展、经济模式、消费方式、文化理念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当代最具活力的新型动力性产业类型。这种类型的特质,实际就是一种文化现象,那么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在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乡村旅游的目标定位呢?

    核心问题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出发点并不是源于文化自觉,而是一种经济发展冲动,因而它的终极目标必然是经济价值的体现。文化的尊贵地位没有得到正确的认知,它只是可利用的资源或者赚钱的工具,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新一轮的文化破碎。

    乡村比城市更加本质和完美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单就从乡村布局建设来看,体现的是人与自然最大的和谐,体现人对自然最大的尊重,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中营造出新的文化精神。创造出的是具有极强的心理认同和归属感的生存空间,我们的乡愁实际是亲情与环境融合的一种无形的文化氛围。走遍祖国各地,乡村的建筑布局、风格、材料千差万别,但文化导向是一致的。在这样贴心的环境中,我们建立了对山的敬畏,对水的追寻,对草木的怜爱,对土地的眷恋。在乡村,几乎所有的与人类共生的物象都有着神奇的传说,美好的故事,神秘的吸引。这里万物有灵,有信仰,有祭祀,有恐惧,有敬畏。人与人尊长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随时可以记录人生印迹,随处可以触摸自然精灵。人生历程的任何变化都不会改变自然的形态,而是在文化的点缀和装饰中体现一种升华。这就是乡村。我们应该研究的是:这种文化创造与传承的体系和规律,日月经天、江河纬地中,岁月照样掩埋了很多过往的自然生命,唯有文化在不息地传承,文化传承的使命不是一种手艺的延续,而是人性的延续,可惜的是,今天手艺与人性都出现危机。

    我们也在大力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总觉得是脱离了大自然的气候而养在花盆里的山花,我们并不会乐观地看到它的未来。它不是需要临终关怀,而是要生存天地。这一概念同样是针对乡村文化保护而言。

    文化兴国的战略,首先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路。乡村旅游是一种发展的选择,那就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去对待,而不是简单的产业布局和经济规划。对待乡村,我们是拆还是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让文化安家落脚,才有一切其它。

    文化是塑造尊严的,我们不要让自己边缘化。因为人类社会离了文化就回到了蛮荒时代。因为文化渗透在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价值。乡村文化的危机也不是偶然的,关键我们不是简单去遏制乡村形式上的消亡,而是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中,让文化获得延伸,让我们会看到更加迷人的,更有归属感的乡村文明。不光是期待,而是要我们思考并身体力行。我并不赞成消极的保护,更不赞成让老百姓止步于原始的时代像标本一样供我们欣赏,让投资商赚钱。我想看到的是充满活力,富有民族文化精神,又有自信特色的乡村文化,给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温馨的体验和享受,这才是我想要说的战略性课题。急功近利的冲动和学者型的迂腐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有死掉的才可以制成标本,中国的乡村不会死,因为中国文化活着。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中国文化在乡村安家,这是使命。

    作者简介:

    邢晨声,男,1960年生,山西大学艺术系78级学生。山西省定襄县镡村人,知名文化学者、教授。曾任原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运营总监,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创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文化创意高研班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2019年任中国健康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绿色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重点项目推广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组成员。博鳌国际康养文旅论坛、博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执行主席。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特约专家、首席特约评论员。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辑:王海珠 熊辉 刘信春

    专家推荐:邢晨声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欢迎各界供稿 13520414009 13041130188)

    19 专家智库 竖图 邢晨声副本.jpg

    重点项目库和专家智囊团副本222.jpg

    中经简介-电脑大屏单张-背景图-中经网中经在线-留三个二维码.jpg

    中经联合各大友情媒体单位.jpg

    ■【手机竖版】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中经专家智库】专家智库“智囊团”重点合作机构

    ■【中经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活动品牌赞助合作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媒体+政企+智库】:广聚社会各界优质资源 探索媒体品牌突破发展

    (网站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提供相应证据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