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炫酷的飞机特技表演,穿行在长株潭三地,惊艳了湖南上空,也为大众带来关于“天空”的无尽想象。
这是近期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中的一幕。
今年7月1日,湖南出台《关于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机场建设、产业发展、消费市场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12条实施举措。紧接着,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7月16日在长沙、株洲举行,这是湖南省通航领域首个专业化、国际性展会。
7月17日,据国家民航局消息,湖南成为我国首个全域低空飞行试点省份。湖南将在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进行航空器监视通信覆盖、低空空域监管、低空空域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经验,为全国低空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这意味着,湖南通航产业或将迎来蓄势腾飞的黄金期。
7 月16 日,2021 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观众参观中国自行研制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
“万亿蓝海”的通航领域,谁在抢占先机?
提起无人机,大家都不陌生,但提起“通用航空”,不少人答不上来。
事实上,通用航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家早已习惯的滑翔伞飞行、无人机喷洒农药、直升机空中灭火等飞行场景,均属于通用航空的范畴。
通用航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是低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具备万亿级市场潜力。在通航领域,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湖南亦不甘示弱,正在积极抢占先机。
2020年7月,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公司正式成立,建立促进湖南省通航产业加快发展的省级服务平台,统筹全省骨干通用机场建设、低空飞行服务和通航产业发展。
2020年9月1日,国家空管委办公室批复《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
短短一年,湖南通航产业建设速度可谓迅猛。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思扬介绍:“我们建成了新一代低空监测通信系统,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设,布局了21个地面监测站,二期将于8月底完成,可实现湖南省低空空域全覆盖,全面解决3000米以下空域看不见、连不上的问题。同时,我们建设了长沙飞行服务站,提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高效的申报服务,今年9月即将通过验收。”
据了解,湖南省正加快通航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湖南将围绕“1+13+N”通用骨干机场建设,在13个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多个通用机场,建成或开工50个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覆盖全省所有5A、4A级景区。今年还将引进80家以上的企业到湖南落地,开通30条以上的低空旅游航线,培训500名以上的飞行员,建设5个左右的通航小镇。
“我们正在开展湖南低空空域和低空航线、航路、网络的规划编制工作,初步规划了140多个低空管制区域,70多条低空飞行通道。到2022年9月,湖南的改革试点工作完成时,将在全国率先实现3000米以下空域默认开放的目标。”刘思扬提到,“湖南全域低空空域将随时为广大通航用户所用。”
在多方重视和努力下,湖南通航产业环境初现雏形。
湖南“第一个吃螃蟹”,更要乘势而上
湖南在通航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株洲。
湖南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拥有充沛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亮方表示:“通航产业方面,我们基础扎实,优势明显,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拥有通用航空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湖南出台系列政策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株洲航空城、岳阳浮空器和航空关键零部件、郴州通航运营服务文化园等产业园区。
作为我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株洲通航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下业内多个第一。近年来,株洲全力打造中小航空发动机世界级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湖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其低空空域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过去10年对株洲而言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介绍,“我们从2010年启动通用机场报批,到2021年建成运营全省首个A1通用机场,并在全省率先开通株洲到张家界、武冈等4条低空航线,希望未来继续开通井冈山、铜仁等联通周边省份的低空红色旅游航线,形成覆盖全省辐射中南的低空飞行网络。”
被誉为“中国中小航空发动机的摇篮”的株洲航空城,更是创造了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等10多项航空工业第一,中小航空发动机、轻型运动型飞机市场占有率分别达90%、70%。目前已形成集通航运营、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通航整机制造和通航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0年48家涉航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
眼下,我国仍处于通航起步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是业内共识。面对重大机遇,湖南如何乘势而上?
“国家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引领带动投资通航产业的热潮。但同时应看到我国通航产业总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东涛坦言。
中航通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李屹晖认为,差距主要表现在国内机队以进口机型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机型;通航飞行量少,且增速缓慢;通航应用需求以培训为主,私人飞行等大众消费需求有待释放;通航机场数量快速增长,但总量少且区域分布不均;多数通航运营企业运行效益不佳等问题。
“国家对湖南省低空空域全域开放试点,是我国推动通航产业从高速发展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投射。”李东涛认为,随着湖南全域低空的开放,通航的敏捷高效特点将发挥得更加充分。通航与众多新业态、新模式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行业天花板有望打开,开放的低空空域将成为各界开放主体的重要资源。
要解决好天上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地面的问题。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天牧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说:“在‘十四五’期间构建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希望湖南能建立通航产业高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新技术应用和资源配置,创新各地管理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基础赋能、管理赋能、教育赋能,给全国做出示范。”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4期)
编辑:王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