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报道深圳1月7日讯(韩东来)自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闪亮登场。在人们充满新鲜感的期待中,北交所开市一月有余。超过80只股票面向市场,其中约39家在所处业务领域市占率排名靠前,17家为国家认定专精特新企业。
体现北交所开市来现状的,是堪称“体温表”和检验器的市场表现。市场和学界对其赞叹有加。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再回顾北交所开市一月有余的表现,我们看到了什么?
四个方面使人们提振信心
一、股价反映政策利好,定价功能逐步显现。
自11月15日开市以来,北交所已有超过80只股票面向市场,其中约39家在所处业务领域市占率排名靠前,17家为国家认定专精特新企业。其中,11只上市新股集体上涨,平均涨幅为110.84%;71只精选层平移股票也稳中向好,与9月2日北交所宣布成立前同比上涨29.97%。12月13日,诺思兰德强势涨停,成为北交所开市以来首个涨停价收盘股票。日内换手率达到8.35%,日内成交额达到2.82亿。
开市以来,82只北交所股票总成交额达到478.97亿元,相比之下,新三板精选层股票10个月总成交额仅800亿元。总体上涨趋势体现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心和高新技术的正向预期。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科技企业的政策背景下,未来北交所股票仍有极大上升空间。
北交所股票日均振幅由开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股价逐渐趋于平稳;个股波动在预期的合理范围内,价格走势较平稳,表明北交所的市场定价功能逐步显现,反映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增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大大增加。
二、市场参与积极
开市以来,参与北交所投。资市场的群众参与热情提升,专业机构积极入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开户数超460万户,交易热度处于合理水平。
设立北交所宣布以来,年化换手率343.35%(日均1.41%);北交所开市以来,年化换手率497.93%(日均2.68%)。北交所开市以来年化换手率仅次于当前科创板和创业板水平。12月以来年化换手率270%,高于纳斯达克和港交所水平。
三、制度改革,持续融资“开绿灯”。
据了解,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了持续融资制度。上市6个月后就可再次进行融资,融资品种多元化,提供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权益融资工具,发行方式也很灵活,引入授权发行、储架发行、自办发行等发行机制,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据开源证券研报,北交所的再融资办法构建了“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再融资制度,用于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利用北交所做优做强。
北交所开市一月,已有两家公司发布了再融资计划。12月3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诺思兰德发布定增说明书,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将投资于药物研发项目、生物工程新药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四、中小券商迎来发展机遇
北交所开市,首批81家公司正式亮相。数据显示,81家公司由总计38家券商保荐上市,其中保荐数量居前的机构以中小券商为主。
Wind数据显示,在北交所首批81家公司中,有12家由中信建投证券保荐(由两家投行联合保荐的项目,每家投行保荐数量计为0.5),保荐数量居38家投行之首;其次为安信证券,保荐了7家公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共保荐了6家公司,数量居第三位;开源证券和国元证券均保荐了5家公司,数量并列第四。上述五家证券公司总计保荐了35家公司,占比43.21%。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资本市场历经多年激烈竞争,头部券商在沪深两市优势明显,但北交所对应的中小型成长企业数量较多,大型券商很难全部吃下,中小券商将迎来差异化发展良机。
手术刀式的精准改进: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北交所一个半月短时的表现,就不期而然地撑起了中国北方一大证券交易所的运营框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澎湃资金动力。
北交所之所以短时内初步成功,实在是应证了“应运而生,应时而作”8个字。
北交所内上市的企业主要为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它承续并改良了新三版的融资创新功能。
过去,中小企业交易的平台叫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新三板”,专门给非上市企业挂牌进行股份转让。
但是,新三板门槛低,要求也低,而且,不设立涨跌幅限制,导致出现股价虚高、操纵股市、挂牌企业破产的恶性事件,使得新三板泡沫化严重。尽管新三板分出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但实际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新三板系列弊端,与非典型上市交易渠道系统先天不足不无关系。北交所上市机制,与新三板比,简直堪比手术刀式的精准改进。
从融资进程看,是从“乘垂梯”到“上阶梯”的改变。
在原有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更多的中小企业,是找到投资机构天使轮、A轮、B轮自己融资,未来直接去主板,甚至海外上市,中间实际上是断层的。尽管新三板分出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实际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北交所这次就很明确的表示,在新三板挂牌满十二个月的创新层公司,可以直接在这里完成IPO,挂牌上市。这就完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规范化市场培育路径:先达到入门门槛,就进入基础层;满足更高的要求后,就进入到创新层;再达到了北交所的要求后,就可以上市了。
这种接力培养孵化模式,正是发达国家资本对创新企业的扶持接力模式。
从资本对企业的培养进程看,是一个从“掐尖”到“培苗”思维的根本转变。
国内的主要上市渠道和大量的资金集中在沪深主板,即使是在目前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大部分中小企业够不着也达不到入场资格。北交所就可以聚拢一大批创新性的中小企业,用制度要求把他们的财务规范化,通过分层区分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
对于资本机构来说,他们可以从基础层开始培养一大批潜在客户,伴随他们一路上升,再合适的退出,而不是围猎头部企业,让资本集中在最不需要它的人手中。国内的主要上市渠道和大量的资金集中在沪深主板,即使是目前的创业板、科创板也都是属于大板,大部分中小企业够不着也达不到入场资格。而北交所的上市制度,就是国家在用制度化、标准化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告诉市场,我们鼓励创新创业,支持中小企业,也鼓励股权投资。
从资本散户投资者来说,他们也经历了投资角色从“羊群”到“群养”的根本性改变。
新三板的流通性极差,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投资准入门槛过高的因素。新三板的准入门槛为500万元,这把绝大多数中小散户挡在了新三板的门外,适当降低准入门槛,让中小散户进入市场,增强市场流动性,成为扶植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相对于新三板的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投资者“门槛”分别规定是:100万、150万和200万。有了这些门槛的限制,投资就有了一定的安全性,也更偏向于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去打理,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去购买。
股市本身作为企业交易的平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经济走向的晴雨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迅速,但是大部分老百姓并没有在其中获得相应的红利。而北交所的投资主体,营造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投资繁盛局面。
朝向熠熠闪光的总航标
中国商品市场已经实现了较高标准的市场循环体系。但是在要素市场方面,不管是要素的定价、要素的配置、还是要素的流转,比较多的还是依靠政府在进行配置。今后十几年,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发展,要素的配置和定价将更多地由市场决定,形成一个高标准的要素市场循环体系。
北交所的成立,在对中小企业的培养上,正是通过证券公开市场,对全社会的生产要素进行自觉匹配的过程。这种通过政府制定规则,通过市场自动调节的模式,驱动着人类经济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孜孜向前。
北交所的成功运营,其价值内涵远不仅此。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为了应对这个变局和全局,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近来不断重复的几个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共同富裕。
在新三板挂牌的全国中小企业只有7299家,这个数量跟中国超过4000万家中小企业总量比起来,其实是不匹配的。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取得突破的关键“矢的”。
只有千万个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中国才能突破国际围困,形成充满生机、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大潮。
新的一年,让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