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9

    科普、AI岗位职称怎么评?为民企人才“找身份”

    中经网  2022-08-27 16:33     浏览量:165573

    【《中国新闻》报作者 李腾飞 徐天子 曹子云 报道】专业:科学传播,级别:副高级,资格名称:副研究馆员——袁国术向《中国新闻》报记者展示的这张职称证书,解开了他多年的心结。

    从业近二十年,袁国术带领团队研发的“科技魔轮”“科技魔链”“智能升降灯球”等科普产品成为很多科技馆的主力展品,由他创办的国术科技拥有近百项技术专利,“但是没职称,经常让我遭遇身份尴尬,很难跟别人讲明白,干科普到底是在干什么”。

    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指挥棒,职称制度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杠杆。但对于很多民企来说,这却成为一张难以入手的名片。如何打破这道“天花板”?近年来,职称制度正在悄然“进化”……

    1.jpg

    北京是全国首个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地区。图为2021年12月30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观众与体感机器人互动。(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将新兴职业纳入评价体系

    2003年,袁国术进入科技馆展品设计生产行业,之后便一直没有离开。近20年的经验积累,让他成为科普领域的“资深人士”。但在袁国术看来,科普工作者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制约我国科普队伍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

    “科普从业者没有相应专业晋升通道,只能挂钩其他职称系列的业绩成果,职称与岗位之间错位,而其他专业往往设定符合本领域但是不适合科学传播人员情况的标准,不少科普从业人员无法获得更高职称。”袁国术坦言,没有一个职称来认可专业从业人员,相当于这个职位就是没有专业的人。

    民营企业希望技术骨干参评职称,却找不到应当申请的对口专业,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

    总部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天地伟业是全球安防50强企业,专注人工智能(AI)在安防领域的应用,主持和参与起草26项国家行业标准。但在2019年前,公司只有3名核心技术成员拥有高级职称。

    对此,天地伟业总工办经理刘冬季有些遗憾,“之前相关职称评定只有计算机和自动化专业,但我们做的是人工智能,确实就评不上”。

    如今,袁国术和刘冬季的遗憾正在翻篇。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其中包括“畅通人才评价渠道”。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兴职业等领域人才申报评价渠道。

    此后,人社部和各地的人社局开启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细化完善部分专业职称评价标准的改革之路,找不到对口职称的民企,终于等来了专业认定。

    2019年5月,天津市人社局决定在工程技术职称系列中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在全国首次公布人工智能职称专业评价标准。同月,天地伟业研究院嵌入式四部员工刘婉琪,便收到了天津市人社局颁发的全国首张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证书。

    同年6月,北京市人社局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成为全国首个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地区。

    此后一年,袁国术也收到了自己的科学传播职称证书,获评副研究馆员职称。与他一同获得职称的人员,还有深耕科普十几年、早已在线上火出圈的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嵇晓华。

    对于这轮职称新增专业的改革,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表示,将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拓展了职称评价体系的受众,促进更多民营企业专技人员积极参加评审,增加了职称体系的公信力、权威性,也扩大了产业行业的适用性。

    2.jpg

    去年10月24日,2021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科博展在安徽省合肥市进行,展出仿生机器人、全息数字人、无人车等千款人工智能“黑科技”产品。图为参观者在一款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前拍照。 (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专业技能为“尺” 让人才畅通流动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是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国企相比,很多民营企业难以建立起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而这又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个行业没有人才,谈何发展?没有专业认可,就没有社会化投资,谈何事业?”袁国术介绍,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已逐步建立,迄今拥有408座全国实体科技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科普产业的发展仍然有较大差距,最主要原因就是很少有人愿意进入这个领域。袁国术认为,职称制度的完善能够帮助解决最根本问题。

    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陶庆华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已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根本作用。而企业人才创造激情和创新潜能的激发,则需要依靠科学有效评价以及相应的多元激励。

    陶庆华强调,人才职称认证与升级是个人发展的正当权利。宏观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为专业技术人才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只有不断提升个人技术水平和素质,才能在发展中把握更多机遇。

    嵇晓华在2019年获得科学传播正高职称后曾表示,参与职称评审也是果壳内部给员工建立科普职业规划的方式之一,希望优秀员工能在科普人才市场找到定位,获得鼓舞。

    在刘冬季看来,职称可以直接成为人才评价体系的一环,挂钩员工待遇标准。“员工对企业贡献如何,未来适合走管理岗还是专业技术岗,职称都可以成为依据,这对公司的人才体系架构建设非常有帮助。”刘冬季说。

    从人才流动角度看,职称可以像学历、专利拥有数一样,成为民企和其他机构互认的共同标准。“这就像大家有了一把尺子,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清晰明确的标准。”袁国术说。

    袁国术认为,“不论是在科技馆、高校还是企业,只要拥有高级职称,就是从业能力获得同样的认可。这样机构和民企人才能够互相流动,也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人才就是财富。中高级职称员工的拥有量,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能够帮助民企更好“变现”。

    袁国术解释,在招投标时,不少甲方会对投标方的高级职称人数进行具体要求,“在有对口专业的情况下,企业的中高级职称拥有量体现领域内的专业能力,对业务开展有直接帮助”。

    3.jpg

    8月18日, “广聚英才,智创未来”2022首届广州人才就业节暨广州人才现场招聘会活动在广州举办。图为当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现场沟通。(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企业自主评审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一毕业就进公司,20年还是初级职称。能力够,积累的作品不够,职称评选标准覆盖不到就一直评不上。去年最终通过企业自主评审,这名员工获得了副高职称。”刘冬季分享了企业一位员工职称评选的经历。

    2020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发布通知,要求拓宽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2021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为理念,帮助天地伟业成为了天津市第二家获得职称自主评审权的民营企业。经过两次自主评审,天地伟业已有近20人获得了中级和高级职称。

    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人才科负责人赵娜表示,职称评审权下放给民营企业是天津市人社局的一次新尝试,政策制定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之前,民营企业技术人员如果想参评职称只能通过社会化评审,一般每年9月开始。但是存在专业贴近性不够,评选周期长的问题。”赵娜说。

    据统计,2018年职称制度改革启动以后,天津发布了自主评审的管理办法,当地已经有98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获准自主评审职称。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想申请自主评审需要具备几方面的条件。首先企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职称工作。其次,企业要具备一定的人才规模,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结构要满足持续开展自主评审的工作需要。”赵娜介绍。

    拿到自主评审权后,天地伟业的员工参与职称评审的积极性高涨。刘冬季说,“员工们以前都埋头搞技术。公司能够自主评审职称之后,我们除了向员工积极宣传政策,也在薪酬、晋升政策上做了调整,激励大家踊跃参评”。

    “职称对于民企员工来说是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有些岗位可能要求‘持证上岗’,没有职称的员工可能在薪酬、福利待遇和晋升方面会有差别。另外,对于民企来说,人员流动性大,职称也是有力的求职‘敲门砖’。”赵娜说。

    孙锐表示,职称毕竟是对专业水平的认可,申请加入专业学会或者申报科研项目都对职称有较高要求。另外,评上正高也有利于带团队、开展工作。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职称评审社会化、市场化持续推进,为民企人才资源发展带来极大便利。

    陶庆华建议,要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职业评价标准条件制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参与职称评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领域,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的影响力。

    4.jpg

    今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举办的一场大型现场招聘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自主评审不是降低标准 行业翘楚才有资格

    与参与社会化评审相比,企业自主评审优势明显,可以自行确定评选时间,评选周期大大缩短。

    如果参与社会化评审,首先参评人将申请提交到企业,企业审核后提交给区县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再提交给市里的评审委员会。自主评审的流程不同在于,区县主管部门复审之后呈报给企业的自主评审委员会。赵娜介绍,“两种渠道都由市职称办统一核发证书,证书效力完全一致。虽然我们将职称评审的灵活度提高了,但是职称评审工作仍是在统一规则之下推进,由市人社局统一把关,全程参与”。

    根据天津社会化评审细则要求,只有领域内的技术顶尖企业才具备申请资格。企业在申请函中要写明自主评审的专业标准,在天津市行业基础标准之上增加企业个性化内容。

    “并不是任何企业都有资格申请自主评审,总体来说,自主评审标准要高于天津市现行标准。”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人才科科员吕雯瑞表示。

    除了严格制定标准,在企业自主评审的过程中,高新区人社局有专业人员全程跟进。“我们前期会帮企业把关,包括评价标准、评审流程、专家库组建等,在自主评审会答辩环节也会参与其中,最后把整个流程备案到市人社局。”吕雯瑞说。

    刘冬季介绍,民企自主评审的答辩会由企业牵头,通过人社局的专家库,需要组建一个外部专家不少于30%的评审委员会。“最近的两次答辩,天地伟业请来的外部专家占比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

    亟待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全国统一市场”

    “这既是一种信任,部分放权于业内的民企龙头;也是一种人才标准的更新,让量化人员贡献的方法更贴近实践。”孙锐分析,获职称自主评审权的民企在高标准下进行评审,解决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相互脱节的问题,解决了“评在此岸,用在彼岸”和“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等问题。

    孙锐还认为,中央强调人人皆可成才的发展导向,在自主评审的过程中,民企不是被动接受自主评定权,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优化人才评价标准的话语权,为建立产业行业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提供基于实践的标准来源参考,让国家标准和产业标准有效融合,实现国家政策和行业实际的紧密对接,互动双赢。

    事实上,不只是在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吉林等多地人社部门都在探索下放职称评审权。

    2013年深圳社会化职称评审改革启动,到2018年,76个评委会、118项社会化职称的评审,均由行业协会承接。与此同时,职称吸引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0年,深圳职称申报人数由3700人增长至1.5万人,体制外人才的职称申报比例由55%提高至65%。

    “职称制度改革探索的动力主要源于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迫切要求。”陶庆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消除阻碍人力资源公平、合理流动障碍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仍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人才顺畅流动的一些阻碍因素依然存在。

    在陶庆华看来,要想为民企营造更平等的人才发展环境,除了改革职称制度,还亟需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同时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差异性保障和福利,破除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对流动人口的不平等待遇。

    “只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壁垒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各种不公平和歧视现象,统一基础制度规则、市场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才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人才和人力资源的顺畅流动打造适宜的环境。”陶庆华说。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报

    综合报道:中经网·中经在线

    编辑:王海珠 姚咏梅

    中经报道 网站文章底部 三驾马车副本.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经网·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各省市商协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各大金融机构等高端资源,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充分发挥“融媒体集群矩阵+商协会政企合作+专家智库赋能+”的特殊资源优势,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新闻下方 三张图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副本副本 平滑15.jpg

    新闻下方 三张图 世界酒店联盟副本副本 平滑15.jpg

    新闻下方 三张图 央视美丽乡村栏目副本副本 平滑15.jpg

    新闻下方 三张图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副本 平滑15.jpg

    中国经济报道 入驻平台副本.jpg

    注: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来源出处。

    百度搜索:中经网·中经在线“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十大对接“直通车”】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