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71

    中经论谈| 文化,是一个人的声誉品牌

    中经总网  2023-08-28 16:28     浏览量:225915

    中经网中经在线 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 新闻顶部图副本.jpg

    文/ 邢晨声

    我们接受人的评价,可以接受贫穷,接受对生理缺陷的指点,但难以接受没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做人的底线,又是做人的高度。是我们坦然于世的面子,面子就是人的尊严,为人在世,面子才是一生畅行的通行证。

    这里的文化讲的是人的品质和认知能力,是人的声誉品牌,而不是仅仅读书和识字的概念。读书识字是量变,成为做人准则才是质变。我们常讲质量,没有量的积累和消化,就不会有质的变化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828162133_副本.jpg

    (图片来自网络)

    1.文化现象

    教科书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广义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我认为真正的文化很难概念化地总结和解读。对于每个人而言:它是一种内植于心的精神导向,一种外化于形的行动自觉,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一种主动创造的蓬勃动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愉悦情绪。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文化就是一种既满足和体现现实的生产生活内容,又展望和塑造未来理想的意识与物质相容一体的存在形式。

    文化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物质与物质之间的潜在交互与反应关系,有着广泛的包容性和强烈的排他性。因此,无论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国家和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的性质是决定和平与战争的关键。

    2.文化形式

    文化生发于人类各种各样的个体和社会行为,具备意识传播、精神引导、问题分析、行为规范、秩序建设的多元功能,于是就有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最基础的表达形式又会通过精神聚合提升与行为语言,再形成新的文化形式,产生新的质变效应。

    文化的表达形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尽精微而致广大。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体制的建设,又微妙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变化,让我们每个人在心理作用的支配下,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

    具体的形式分类主要有一下几种:

    (1)原始肢体语言的文化表达:

    动作、表情、声音、节奏、语言;

    (2)静态形式语言的文化表达:

    文字、造型、色彩、线条、雕刻等。

    (3)艺术形体语言表达形式:

    音乐、戏剧、舞蹈、影视、曲艺等;

    (4)社会学属性集体制度形态:

    宗教、哲学、法律、制度等社会科学形态。

    对于文化的理解,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主要的观点都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解读判定。如果我们从文化的产生和服务功能本质而言,它会更加富有实际意义,因为文化就是选择和思想的产物,当这种本能的思维模式化,并具有复制和传播功能价值后,便可以称为文化。今天我只想从本质属性上提出它的底层规律,从而让大家看到文化回归生活、回归本体的属性,这样才合乎其本来的产业性、经济性逻辑。

    如果要对整体的文化风貌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只有从民俗学的角度才有可能看到找到文化源流,看到文化本质,把握文化全貌,找到文化意义。

    3.文化启源

    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解读人类历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历史,之前只能算是类人的动物进化史。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总有几次关键的进化节点助推我们的祖先发生基因突变和意识突醒。关于火的应用,关于直立行走,关于工具制造,关于原始部落形成等等,我们只能从碎片化的神话故事和充斥着后人主观认知色彩的传说碎片中,去推断人类文明的萌芽状态。我们对那个无法解开的谜充满想象和迷茫。面对宇宙的浩瀚,面对历史的悠远,面对那样多的时空交汇,我们为什么可以做出判断?我们人类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果科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了类人向人类的突变?虽然几十万年是个漫长的历史,但从动物进化史而言,甚至几百万年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进化改变。很多按照常规推理难以置信的,却是现实存在的。虽然我们都在讲要相信科学,但面对宇宙自然的永恒和神秘,我们的科学毕竟太年轻了,面对博大无垠的宇宙,永恒的空间世界,又能有多少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呢?人类以文明的自信主宰地球,但是,是我们在遵循自然的秩序安排,还是自然在安排我们,这样的基本认识其实都没有解决。当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局部的区域,短暂的时间,个别的事象中成为具有说服力的文明先导者,却对太多的自然现象和规律无法做出解释,更谈不上去主宰。我们的视野局限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经历限制了我们的能力。因为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穷尽其毕生的经历,也只是一瞬而过。号称科技高度发达的人类,走出地球的距离还在用公里计量的时候,面对几十万光年的宇宙空间,我们的起步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说我们具有文化创造使命的话,实际是宇宙规律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最多可以算是文化的承载者和实验者。

    文化的本质使命,是拓展我们对宇宙空间和生命奥秘创意想象的手段,而不是仅仅对现实生活的解读。当我们今天号称科技高度发达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却停留在对国家政策的解释,对政党理论的阐述,对个体心理的描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说到底这都是文化本质意义的萎缩。我们再没有远古神话那穿透时空的文化力量,再不见庄子空鹏展翅九万里的胸襟气概,再难见参悟三界悟透永生的心灵自觉。我们也只能对着远古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神秘的文化符号感叹,看着先祖留下那汗牛充栋的浩繁典籍和透射着穿越历史力量的人文精神而汗颜。

    如果说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之外还有上帝之眼在注视我们,那就是宇宙秩序传递给我们的文化暗示,这种伟大的文化精神永远有穿越历史、影响历史的永恒价值和潜在力量,就如同科学界常说的暗物质。我从来不认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如果有,它将与真正的文化不在同一个维度,是拿文化的元素来做政治制度和时尚现象的解释,与真正的文化意义相去甚远。站在宇宙观的角度,我也深深质疑文化的非物质性,用微观科学精神判断,文化就是一种微物质运动关系,它们都有特定的物质气场,这种气场的差异就是意识形态差异。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本质上就是微物质的作用。

    我们关于人与文化的现象解读和本质探索,就一定要突破科学实证的桎梏,用更浪漫的思维在自然中遨游,才能在满足我们思想探索的好奇心同时,拓展科学探索和技术进步的空间。

    我们从宇宙中诞生,我们的思想就应该是浩瀚宇宙浪漫风采的再现,我们的思维逻辑就应该是宇宙规律的重现,我们的文化理想就一定是对标宇宙规律的社会价值体系建立。我们每个人首先是一个物质构造,不同物质彼此的对立统一运动关系,一个是在时间轴上的物质量变到质变的运动,一个是空间关系的量变到质变形成的聚散关系。科技进步为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宇宙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评价我们当今的社会进步,一定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改善,也拓展了更加宽广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但当科学理念影响甚至替代文化精神时,我不知道如何来评价和回答这样的现象。

    4.迷信:文化的本质印象

    在我们过去接受的教育中,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观念。我们最基础的世界观里,迷信作为愚昧甚至反动的代名词被根深蒂固地放在对立的地位。科学是实证体系,迷信是意识思维形式,受主观意识左右,有很大的欺骗性和不确定性,但它内在的底层逻辑和核心导向往往有很重要的原始价值。我们有必要重新对“迷信”的概念做出新的认知。

    迷信,从字面理解,就是着迷而相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提倡破除迷信,是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如果不去破除老百姓对封建帝王、牛鬼蛇神的愚昧崇拜,我们全新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新思想、新制度、新文化就难以贯彻落实。中国的建设就难以推进,这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的方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迷信,从广义概念理解,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的一种思想理念,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典型反应,是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升华认识。迷信其实也是一种科学,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自然科学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意识导向作用。科技改变的是现实,但它不能代替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顶级科学家发现,科学探索走到极致时,便同很多宗教教义的理念形成了同频共振。如同我们现在用量子纠缠来解释宇宙世界一样,其实是佛教教义的真髓启迪了科学研究的思维。然而长期以来,在科学实证规律的诱导下,我们总是在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总想寻找具体问题的答案,并且用我们的唯一答案去解释更多的现象,于是我们就总是不断束缚我们的思想进化。

    要知道世间万物,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任何我们看来独立的物象和独立的空间都是相对的,所以很多现象如果单独判断很难给出最终的答案。造物主给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眼睛,也给了我们思考世界的心灵,如果不能用思想去洞穿宇宙规律,我们又如何认识眼前的世界?太现实的人们,就只注意到现实的世界表象和局部,而科技进步解决了人们太多的生存现实问题,证明了很多模糊的认识,于是人们便缺少探索的冲动和思想的原动力。这个世界又被实证主义困绕在一个新的局里,缺少了文化探索的浪漫激情。因为科学是解决应用问题,文化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开放活跃的文化环境,就没有人类社会探索认识宇宙规律的动力,这是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越是看起来纷乱动荡的历史时期,就越是文化思想活跃的时期,是伟大的人物诞生的时期,更是催生新的社会制度进步的动力。

    只有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没有社会科学的开放,这是当前社会学的悲哀,其实也是人类社会研究探索真相的悲哀。当社会学的思维被自然科学的实证思维禁锢之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定是缺少突破性动力的。因为科学研究的手段来自于专业技能,但科学精神一定是来自于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所有看到的古人的物质创造和自然探索成果,都归结于人类文明历史成果的原因。文化是人们观察世界与思考世界的方法和成果,这些成果将以政治、科技、艺术等手段来转化成为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形式。没有文化的探索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就是文化创造的成就。但绝不意味着文化的价值倒置,仅仅成为为现实服务的工具。

    探索文化的起源,一定能是人从动物世界走向自觉创造生活资料,自觉选择生存环境开始。如果说“择水而居”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被动选择的话,那么“浴火而生”一定是我们祖先智慧进化的突破。这里要证明的是:人类的进化史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史,他们是同步的,因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主动创造高于自然的生存方式。

    5.文明探源

    今天,如果我们问孩子火从哪里来?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打火机、火柴、煤气炉。

    我们的教育也不再培育他们钻木取火的技巧和保存火种的能力,也不再教育他们对火的神圣敬仰。但是会告诉他们防火知识和逃生办法,但是我们关于火的文化记忆也在逐渐消失。

    孩子们哪里知道,当年孩子除了是自然的生命存在,他们还有一个文化生命的表意,那就是:香火。

    氏族社会里,宗亲家族的维系和传承,就是血缘关系的延续。一个孩子的出生(特别是男孩),其意义不仅是个体自然生命的诞生和存在,而是家族和社会的价值认定。俗话就叫续香火,表象上的意思是家族宗祠祭祀有了上香的后代,家谱谱系可以续写下去了。深层的文化,其实香火的延续,源于原始社会我们对火的崇拜,延续火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事。这样的世代延续,才有了我们文化中对火的崇拜和敬仰。

    原始的洪荒时期,火是人类不可认知、不可抵御、不可战胜的自然杀手,火与血是深藏于人类记忆深处的红色恐惧。这种不可战胜的神秘力量,积累成为人类对红色的心理禁忌,成为一种传承基因。直到今天,依然是我们最顽强的文化记忆和警示信号。

    几乎所有的记忆都是来自于灾难和赐赏。火的灾难同样带给人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改变,既形成了人类生命质量的改变,又催生了人类文化意识诞生。

    远古的地球,人类并不是主宰。那是一个莽荒自然、随心所欲的自由世界,所有生物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自生自灭,风雨雷电、洪水猛兽,在地球的舞台上自由驰骋。经历了生物大灭绝重新崛起的地球生物,他们彼此形成互相依存的生态链,互相制约,遵循着自然的法则生存繁衍。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生物生存淘汰赛,经历自身进化的淘汰,星外攻击的洗礼,气候变化的考验,留下来的未必是强大的,繁荣的未必是茂盛的,如同干旱来临,活下来的往往是处于边缘地带的沙漠植物。地球霸主恐龙灭绝于一场宇宙大爆炸的浩劫,而如老鼠一类的生物却能生存于各种环境。宇宙生存法则就是这样:当你强大到没有天敌的时候,生物链就会从你这里崩断。正是因为恐龙的灭绝,才给了人类出头的机会。或许是一场雷电引燃茂密的森林或草原,成为生物们难以逃避的浩劫。大火之后,幸存的原始人类,在悲叹满目苍痍之时,发现被烧过的动物和果实,竟然有更美的口感,和更便于消化吸收。于是保存火种,催熟食物,过冬御寒,并升华为制造工具,红色的火焰成为改变人类基因的重大转折。火对食物的改变,成为人类基因进化的催化剂。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第一次伟大的文化诞生,就是对火的应用。第一次自觉的文化行为,一定是对火种的保存和传递。第一次对自然界敬畏的现象进行生存应用的原始意识就在此时形成。对血与火的禁忌,上升为对红色的精神信仰,这些在考古遗址中已经屡次得到证实,也成为我们今天的文化象征。我们敬仰的神农炎帝,本来是农业土地之神,而称为炎帝,就是对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的继承和信仰。至今盛行与各地的篝火狂欢,便是这种原始信仰习俗的孓遗。草原游牧民族至今遗存着隆重的祭火习俗,汉民族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同样是这种文化的传承。

    火的崇拜升华为对火的应用,成为制造工具的能量,就是思想与技能的产物,也既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与科技进步,利用火来制造工具,是人类文明划时代的一次突进。可以说,不仅改变的是人类自身的状态,也改变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地球上有了人类,绝对是地球在宇宙中最值得骄傲的事。

    对火的自觉应用,不仅是农业文明的肇始,也是手工业革命的开端。从此,地球上的雷光电火,便成了人间烟火,不仅可以饕餮美味熟食,还可以取暖御寒、抵御野兽,还可以烧制生活器具。这一石破天惊的改变,诞生了很多的不可能,让人类的文明进步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陶器的诞生,书写了人类借助自然能量改变物质自然属性的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成为我们永远不可超越的文明创造精神。不管是早期看起来简陋粗笨的夹砂灰陶,还是滥觞于黄河流域华贵精致的彩陶,或是龙山文化时期薄如蛋壳庄重典雅的黑陶,所承载的远古文化信息注解了祖先冲破洪荒、走向文明春天的喷薄力量,成为我们今天都难以复制的文化典范。

    信仰和禁忌是孪生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行为约束来实现精神信仰。当文化作为对生存环境、生活资料、生产技术总结的工具出现后,对自然界不可战胜的事象的总结、描述和警示同样能需要通过文化的手段来总结和传播。如同我们今天看到的神秘影像的图腾形象、非洲舞蹈、中国东南傩戏、萨满教仪式等,都应该是原始信仰的孓遗。这些具有很强仪式感的文化形式,是数千年来精神层面的积淀和文化总结形成的。这样仪式感的升华,就有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这个时期的文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就是因为它活生生的产业属性。我们可以发现,几乎人们所有工具的审美定义都离不开实用的舒适感,这些舒适感体现在便于抓握、便于发力,便于投掷等适用价值。所以审美意识的形成,核心是我们潜在的使用舒适性意识决定的,这种意识导引着视觉判断,长久而形成审美定义。这样,我们理解,文化和文化产业原本并没有区别,到今天也是彼此找回了另一半,而不是什么新的创造。

    文化的本质并不复杂,源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的选择、评价和应用。文,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化,是提升、提炼和转化应用。从哲学意义上讲,文化涵盖了人对自然物象从量变到质变的认识过程。最本质的文化之源的标志,来自于劳动工具的制造,这已经是一致的定论。选择是创造的基础,选择的动机是由原始的生理冲动决定的。当选择不能满足生存和生活需求时,创造的能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很多动物也都有原始的创造能力,比如鸟类的筑巢,鼠的打洞,猴子对石块的应用。但是,就在工具的制造和应用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上,如同宇宙空间的黑障,无法突破。似乎这也是造物主的安排,就是要让不同的生物活在不同的维度空间,然后才能形成一个运行的闭环。文明的钥匙就把握在人类的手上。或许到另一个时空维度时,又会是谁在主宰这个世界,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轮回是一定的。

    人类的起源和原始阶段的发展影像,我们无法还原其具体的场景,实际也没必要。如同我们现在拥有健壮的身躯,并不需要记得第一次吃奶的姿态和味道,以及营养成分。只要知道我们有过那个过程,因为影响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并不是生理本能的释放,而是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意识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动力。

    我们只想推理,文化产业并不是当今时代的理念,而是文化诞生本来的使命。在这样的基点上,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探讨未来的模式。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辉 郑紫文

    专家推荐:邢晨声(知名文化学者、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绿色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重点项目推广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组成员。博整国际康养文旅论坛、博整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执行主席。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特约研究员。)

    (中经网·中经在线 欢迎各界供稿 13520414009 13041130188)

    19 专家智库 竖图 邢晨声副本.jpg

    重点项目库和专家智囊团副本222.jpg

    中经简介-电脑大屏单张-背景图-中经网中经在线-留三个二维码.jpg

    中经联合各大友情媒体单位.jpg

    ■【手机竖版】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中经专家智库】专家智库“智囊团”重点合作机构

    ■【中经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活动品牌赞助合作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媒体+政企+智库】:广聚社会各界优质资源 探索媒体品牌突破发展

    (网站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提供相应证据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