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8

    知年俗 品年味 红都子长年味浓

    中经网  2023-01-20 21:30  文/戴小川 图/杨锐)   浏览量:174776

    中经网讯:子长年味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送完灶神,子长人的年便开始真正的忙了起来,也称之为“忙年”。

    子长,位于延安市北面,距离延安有90公里,过去这里是连接陕北两大重镇延安和榆林的交通枢纽,也是陕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图片1.png

    子长的年,浓烈热情、红火炽热,那是黄土高原的盛典,也是子长父老乡亲重大的节日!

     那喜庆吉祥的陕北剪纸、喧天的锣鼓、高亢嘹亮的唢呐、热情四射的陕北秧歌、蜿蜒激荡、浩浩荡荡的民间狂欢转九曲、古老而神秘的道情......千百年来,在这片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尽情演绎着子长年的热烈奔放。

     当我们在感叹,传统年俗逐渐消失的时候。但在延安子长仍保留着最传统、最热烈的迎接新年的方式,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魅力,藏着最浓郁的年味。“子长过大年”讲究喜庆、传递热情、盼望吉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如果您正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意思,不如到子长去过一个妙趣无比的民俗欢乐年吧!

    这样的年,才够味儿!

    子长之美—— 

     图片2.png

    美在悠悠历史古韵。这里有着“第二敦煌”之称的钟山石窟,是中国西北佛教传播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美在红色英雄之城。这是一座红色浸润的英雄之城,先后有12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红都”和“将军县”的美誉。

    美在浓浓年味乐趣。子长年,最陕北。浓浓的年味,满满的快乐,人们尽情享受家庭团圆、朋友欢聚、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黄土地,信天游,梁峁之上荡气回肠的陕北道情,是子长热情的呼唤;闹秧歌、奏唢呐,大地上躁动的旋律是一场不可错过的热闹;转九曲、跳火堆、散火堆,藏匿着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追求。

    图片3.png

    看,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剪纸贴了起来,欢快的秧歌扭了起来;听,嘹亮的唢呐吹了起来,高亢的信天游唱了起来。听闻这一幕幕,仿佛儿时穿新衣、过大年的纯真快乐统统都回到了眼前。

    “沿门子”拜年扭秧歌  红火热闹过大年

     图片4.png

    秧歌,是一种在陕北过大年时群体行进的舞蹈,舞不叫跳,而叫扭。表演中间会穿插舞狮子、跑旱船、唱民歌的民俗,老百姓喊这为“闹红火”。

    秧歌拜年是子长年俗中独特的风情,俗称“沿门子”。寓意送福送红火,祈祷一年顺利。所以每家每户都特别注重这一项活动,秧歌队到每一家都会准备好烟好酒和新鲜吃食迎接秧歌队来“送福”。

    “沿门子”到每家每户,根据院子的大小,或闹大场子,或踢小场子,主人家也会加入到秧歌队伍中与大家一起扭,等秧歌队伍转成一个大圆圈后,伞头会根据家庭情况,即兴演唱各种拜年的贺词。

    秧歌表演结束后,主人家会赠予一些烟酒钱币以及糖果等物品给秧歌队,以示感谢。

     陕北地区“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北宋已有陕北秧歌舞,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源于农事活动。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劳动中,把劳动期间的吟唱、奔跳、行走等动作结合起来,巧妙地揉合了陕北民间一些习俗、祭祀等活动及乐器,形成了最初的秧歌。

     图片5.png

    为了喜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每到春节“秧歌过街”都是子长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秧歌队员们身着靓丽的服装,舞起耀眼的红绸彩扇,踏着铿锵的鼓点、迈着欢快的步伐,做出花样动作表演,将现代舞蹈与传统秧歌巧妙结合,扭、舞、跳,每一个动作翩翩起舞,一张张笑脸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呈现了一场富有浓郁子长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

    子长人爱看秧歌、爱闹秧歌,图的就是热闹与传承。秧歌过街,街道两边水泄不通,肩膀上顶着孩子,手里牵着老人,所有的心事都放下,所有的生活先搁下,所有的忧愁销声匿迹,不分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围成大圈,紧紧围住秧歌守着欢乐幸福……

     转九曲  转出人生的坦途

    浓浓年味转九曲,璀璨星河祈好运。

    正月十五闹元宵、转九曲,秧歌开道,伞头领头,秧歌队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唱一首进门秧歌。百姓手捧黄香,拖儿带女依次进城,共同游转。

    图片6.png

     “转九曲”在民间也称为“转灯”,又名九曲黄河灯会,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曲而得名,是子长县的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它起源于军事,运用于祀神,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项民间文化艺术。

     子长九曲黄河灯阵城城连环、城城相套,规模宏大、复杂多变,弯弯绕绕的阵道里,承载着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驱邪消灾、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此外,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信天游总是响彻黄土山峁;绘声绘色、曲折生动的陕北说书等,都让人大饱耳福。剪纸和堆花,展示了子长人的心灵手巧……

    聆听陕北声音“子长唢呐”

    图片7.png

    在子长这块土地上,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无法与唢呐分开。这一醉人的天籁之音早已渗透于百姓的田间地头及生活娱乐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

    这些勤劳朴实的乡亲,在苦焦的时候吹唢呐,在欢乐的时候吹唢呐,在面对人生中大喜大悲的事件时更要吹唢吶。

    事实上,子长唢呐最精彩、最令人赞叹的地方,就在于这些美妙的乐曲没有经过专业艺术家的刻意“修正”,而是根植于深厚的黄土地,来自于广袤的民间土壤,出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之手,是农民自己的创意和情感的艺术化的宣泄与表白。

    一群朴实的陕北汉子,将唢呐吹奏得响彻云霄,天回地应;一群彪悍的陕北后生,将唢呐演奏得山川摇动,水起波涌。

    感受陕北文化无穷魅力的“子长道情”

     图片8.png

    道情戏在陕北最底层的农村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乡村集会,无论是人口密集的乡镇,还是烈日当头的山顶,都能传来有着九腔十八调之称的丝丝腔。

    子长道情因为表演的乡土化、民俗化、生活化,很容易被观众认可并产生共鸣;表演中穿插的本地民歌、秧歌等,形式活泼,很接地气。

    三弦的清脆、管子的柔和、四音的浑厚,加上表演者极具韵味的唱腔,构成了子长道情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都是子长道情演唱的场所;无论节日舞台,还是家庭聚会,都是子长道情抒发情感的空间。它蕴含着子长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以乡土性和民俗性阐释着子长人的性格特质、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有强烈的精神凝聚力和地域认同感。

    正月十六跳火堆 燎百病

    正月十六跳火堆,这是子长地区古老的传统民俗。

    这天夜晚,家家户户在院子里燃起柴火,再从火光上一跃而过,小孩或老人不方便的,一般会拿着他们的衣物从火上燎过,边烤边说:“燎百病,燎干净,满年四季不生病”。

    跳火是“燎百病”高潮,是小孩和大人们最开心的时候。

    跳火是一种心愿,人们希望通过“火”来让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

    跳火是一种心情,在跳的过程中,使人们忘记了烦恼和忧愁,多了一种坦然和信心;

    跳火更是一种游戏,让人们的跳跃中活动一下懒散了一正月的筋骨,好在新一年中能大显身手。

    正月二十三,子长人的燎疳节

    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里,元宵节的结束预示着新年的结束。

    实则不然,农历正月二十三在子长还有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燎疳节”,堪称陕北的“篝火节”。

    点篝火必须要到野外去捡些柴禾回来,不能用自己家中的柴禾,取“聚财(柴)或进财(柴)”之意。

    “燎疳”是陕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以至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

    “疳”在古时候,相传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古人认为只有用火燎烧才能驱散病魔。这种风俗源自远古时期对火的崇拜。人们相信依靠火神的威力,可以驱邪除魔,保佑家人平安和庄稼的丰收。

     

    突然有人呼唤道:“燎疳了、燎疳了……”,屋里的、热炕头的已经准备多时的男女老少,大人娃娃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从屋里出来,顺着燎疳了的呼唤声,走向点燃柴草的门口、田野空地,纷乱中小辈搀扶着上年纪的老人,爸爸妈妈或奶奶爷爷抱婴幼儿,嬉笑着寻着照亮夜空的火堆而去。

     

    火焰全部熄灭,长者用铁锹把带火星灰迹扬上天空,又叫“散火堆”。在黑夜的衬托下,天空的星星和残存的火星相溶,似烟花满天,预示日子红红火火。

    火星落地,对还亮堂的火星,“哎、哎、哎!”地猛着踩去,踩的就好像是一只只祸害庄稼的老鼠,小孩有劲的踩着,大人欢快的笑着,幸福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响彻夜空。不一会儿时间,火星踩灭,小孩又相约着跑向另一个火堆,继续燎疳,继续他们的快乐。

    这一天民间还流传着“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意思是在这一天,所有的牲畜都要歇息一天。过了正月二十三,年已正式过毕,人们便要开始忙活春耕的事情,当然牛马也要走上田间地头了,伴随着火的燃烧,人们在希望和愿景中开始了新的一年。(文/戴小川 图/杨锐)

    来源:中经网

    编辑:熊辉 王海珠 杨刚

    微信图片_20230119201728.jpg

    微信图片_20220818102152.jpg

    微信图片_20220818102144.jpg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