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7

    太原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研究

    中经总网  2024-05-01 09:04     浏览量:219746

    中经 头部图片 报道中国影响时间 融合发展共创未来副本.jpg

    太原是拥有47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亦是晋商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太原作为山西省会城市,在构建“一群两区三圈”的山西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太原先后出台了《太原市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太原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指向性文件,从景区建设、产品供给、服务体系、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要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产业,以打响太原城市文旅品牌。

    与此同时,太原文旅产业仍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缺乏龙头景区带动、品牌打造效果不佳、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与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还存在差距与不足。因此,本研究将系统性提出太原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优化路径,助力再现“唐风晋韵、锦绣太原”盛景,为之后太原及山西其他地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政策依据。

    一、太原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一)文旅项目建设不断,文旅业态日益多元

    目前,太原正围绕“西山生态文化、汾河历史文化、千年府城文化”三大文旅品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在景区景点、城市公园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性成果。如景区建设方面,新建或改造扩建了一批大型旅游景区并对外开放,如晋商博物院、太原古县城、太原方特、太原植物园、太原动物园、太山龙泉寺等。在城市公园建设方面,建成或改造完成了龙城公园、汾河公园、滨河公园、双塔公园、晋阳湖公园等标志性景观公园。上述文旅项目和景区景点的建设,实现了太原市文旅景点的提档升级,初步构建了太原市文旅资源的产品矩阵谱系。

    1_副本.jpg

    此外,太原市历史文化、古城古街等传统文旅项目在焕发活力的同时,乡村、红色、工业、康养、避暑、研学、智慧旅游等新型文旅方式不断涌现,文旅业态正呈现日益繁荣且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乡村旅游代表如马驼村,是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红色旅游主要代表如高君宇故居,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业旅游代表如东湖醋园,是山西首家动态展示传统与现代老陈醋工艺流程和文化内涵的工厂化博物馆;康养旅游代表有森栖小镇,曾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称号;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不仅满足了游客个性化需求,更助推了太原市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创新发展。

    (二)文旅市场稳步拓展,市场结构日益优化

    太原地处山西省中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等优势条件,在旅游方面起到龙头引领作用。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举措,着力擦亮“唐风晋韵·锦绣太原”城市品牌形象,切实促进了全市文旅产业的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为2983.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355.55亿元,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增加到了9655.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到了1171.83亿元。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量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为21.67%,其次为忻州市和晋中市,分别占比12.30%和11.97%,接待量最少的是阳泉市,仅占3.44%。

    此外,太原市文旅客源市场结构逐渐优化,并呈现出多方位、宽领域的消费格局。通过出台文旅鼓励政策、全媒体宣传推广、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等方式,近年来太原市的省外游客数量占比大幅增长。2023年春节期间,到访太原的客源中,省外客流占到四成,本省客流占比近六成,省外市场主要为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份。随着山西省直飞海南、哈尔滨等省市旅游包机的开通,远距离外省游客不断增多。从旅游客群结构上,由之前的观光旅游客群、文化旅游客群进一步扩展到家庭亲子游、研学体验游、网红时尚游、商务出行游、老年康养游、特种兵式旅游等综合性旅游客群,太原市的旅游客群结构由单一化日益走向多元化。

    (三)旅游营销不断创新,文旅形象日益突出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太原市近年来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旅游营销渠道,做优主平台、拓展主渠道、做强主账号,建立起了旅游营销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主要表现在①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如举办“主播带你看非遗,探访锦绣太原城”活动,在太原市文旅局官方抖音账号进行展播,全方位展示太原非遗技艺;②商业演出活动层出不穷。如李荣浩、周杰伦、张韶涵等知名歌星在太原举办演唱会,凤凰传奇、汪苏泷等参与的盛大音乐节;③大咖直播专场不断。如东方甄选团队在太原古县城实景直播,全网播放量超3亿次,带货超百款山西特色产品;太原老葛团队公益助农山西土特产品,直播间单场人数超十万人。

    当前,太原正围绕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旅游板块,着力构建一环一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培育“锦绣太原”旅游品牌体系,叫响“古都晋阳”“千年府城”“生态西山”“诗意汾河”“红色太原”“太原制造”“田园并州”“清凉太原”等八大子品牌。宣传手段上,太原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强化线上宣传营销力度。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资源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信息共享、协作共赢,持续提高了“唐风晋韵,锦绣太原”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_副本.jpg

    (四)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发展短板日益补足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太原市正多措并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景区交通方面,太原市发展了旅游包车、旅游专线、旅游定制公交等多种形式的客运服务,强化慢游深体验的服务保障,如2023年中秋国庆节假日,太原市开展了动物园、植物园、太山、晋祠景区“停车难”综合治理,共新增5389个车位;游客服务方面,增加部分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及休息区,解决游客各类需求、进行景区厕所革命、依法查处违法开展的旅游经营业务,如太山景区炎热天免费发水、发雪糕,雨天免费发雨衣,使游客感到景区温情;安全管理方面,加强了诸多文旅景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依法加强了对景区餐饮的安全监督检查等,如在晋祠设置了完善的旅游安全保障系统,此举有利于该景区建成国家级文旅标杆。

    交通网络上,太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外联高速环、内有快速路的棋盘式道路网络布局。新建成的东二环高速公路及在建的西北二环高速公路使二环高速建设成为“口”字形,拉近了太原市区与周边市县的距离;东西山旅游公路全长约229.5公里,连接了沿途9个景区、10处文保单位、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辐射百余处观光景点;轨道交通2号线2020年正式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加快建设,市区快速路高效互通,基本形成“半小时通达圈”;大西高铁、太焦高铁建成通车,尧城通用航空基地投入使用,以太原为中心的“大太原”旅游格局逐渐形成。

    二、太原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条件

    (一)强大有力的政策引导

    太原市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太原市出台了诸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文旅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2021年10月《太原市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提出要提高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强化景区建设管理、加强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的方式,促进太原市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2022年1月《太原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持续提升太原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锦绣太原城”文旅新篇章。2022年3月《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出台,强调要聚焦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强做优文旅产业,打响城市文旅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2022年8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出台,提出要积极培育国家文化旅游品牌并实施城市精神品格彰显、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特色挖掘三大提振措施。上述政策的频繁出台在提高太原旅游产品竞争力、提升太原文旅品牌形象、提高太原国际知名度上起到了核心促进作用。

    (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太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古称晋阳,拥有47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晋阳文化、府城文化、晋商文化、红色文化、辛亥文化、工业文化与宗教文化七大历史文化体系。晋阳文化是以晋阳地区为载体,由中原华夏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融合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府城文化以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为载体,以彰显“最太原”魅力为目标,是展示太原府城文化的主要集聚区,串联了拱极门、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坝陵北街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涵盖了晋商博物院、唱经楼、普光寺、古圆通等景点;晋商文化源远流长,该类旅游景点以阳曲青龙古镇、晋商博物馆及中心城区的晋商文化遗产等为主;红色文化主要表现在,太原是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依托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为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性景点有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双塔革命烈士陵园等。

    3_副本.jpg

    太原的辛亥文化是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紧密相关的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革命精神。代表景点有孙中山纪念馆。太原市工业文化起源于晚清时期,晚清时期太原的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投身于实业救国的思潮,创办了各种工厂、矿场、银行等实业机构。近年来,以太钢为首的工业旅游成绩显著,此外,中国煤炭博物馆、东湖醋园、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宝源老醋坊、六味斋等也成为太原工业旅游的主要景点;太原作为多元文化和宗教交融的城市,汇聚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代表性景点包括以永祚寺、崇善寺、大佛寺为主的佛教寺庙、以北极宫、纯阳宫为主的道教庙宇、太原古清真寺的伊斯兰教礼拜场所、以太原天主教堂、太原板寺山圣母堂和平南路耶稣圣心堂为主的天主教教堂和以体育路基督教堂、郑村基督教堂等为主的基督教教堂。

    (三)丰富多元的资源禀赋

    截止2022年,太原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1家,其中,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17家、2A级景区2家。截止202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各类博物馆37座,国家及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0个,红色旅游点26个,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

    太原市的旅游景区涵盖了文化遗产型、自然风光型、农业文化型以及工业旅游型等多种类型,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文化遗产型如晋祠天龙山、蒙山大佛、阳曲县青龙古镇、太原中华傅山园、太原龙华寺、高君宇故居等,展示了太原古代建筑、宗教信仰和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型如太原汾河景区、太原植物园、太原动物园、山西三晋奇石博物馆等,展示了太原的山水景观和生态资源;农业文化型如晋农之窗-山西农业文化主题博览园、阳曲县青草坡乡村庄园、华辰农耕园旅游景区等,关注农业文化和历史,展示了与农业相关的历史文物;工业旅游型如中国煤炭博物馆“煤海探秘游”、蒙牛乳业工业旅游景区等,展示了工业历史和现代产业的发展。

    (四)日益完善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太原着力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在旅游产业链、营商环境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第一,旅游产业链日趋完善。餐饮行业在卫生安全、就餐环境、餐饮价格、就餐服务上不断优化,且特色餐饮不断突出;酒店住宿业成果显著。对原有酒店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硬件设施及服务质量得以提升、其次主题酒店、精品酒店、民宿等类型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另外喜来登酒店、温德姆酒店、万达文华酒店等国际知名酒店入驻太原,住宿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游览业态上丰富多元。《于成龙》、《名城太原》等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游山西,读历史”等演艺节目不断推出、太原植物园和晋商博物院等景区不断建设;购物业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新开连锁店、便利店及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体验、推动商业流通网点建立。

    第二,营商环境优化。太原市文旅局将创优文旅营商环境作为打造开明开放人文环境的重要方面,印发了《创优营商环境推进文旅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举办文旅推介招商大会,前往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举办招商活动。2022年,太原市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80%指标获评优秀,“获得信贷”和“劳动力市场监管”两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在中国社科院评估的291个城市中,太原市营商环境排名第31位,位列省会城市前十;第三,人力资源日益充足。近年来太原市在文旅人才培育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举办旅行社人才专场招聘会、加强与市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建立文旅智库、强化旅游人员培训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太原市旅游人才配置日益丰富、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4_副本.jpg

    三、太原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存在问题

    (一)有文旅资源,但缺乏资源整合和效能放大

    太原市文旅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红色旅游等多种类型,如晋祠、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汾河公园、西山万亩生态园、崛围山、高君宇故居、太原解放纪念馆、彭真故居等,但这些文旅资源分散在各个区域,景点之间缺乏有效的串联和整合,尚未形成片区化,无法相互促进、互相补充、放大效能,无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动效应,这限制了太原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其次,太原市缺乏与周边地域范围的景点整合,如西山景区广袤无垠,囊括了诸多引人入胜的景点,但西山周边景点的联动少,尚未放大西山的生态效能、汾河景区覆盖面积广阔,沿线涵盖了滨河体育中心、青年宫演艺中心、山西博物院、汾河生活艺术小镇、保利大剧院等众多文旅资源,但这些资源尚未进行有机融合,致使汾河人文价值与生态价值未实现最大化。此外,太原市许多景点的开发停留在表面层次,尚未进行深层次挖掘及特色展示,这可能导致游客难以对景点留下深刻印象和情感共鸣。

    (二)有文旅景区,但缺乏龙头项目的影响能力

    目前,太原市尚无5A级旅游景区,也缺乏引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这对于太原市在全国范围内打造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潜在的挑战。缺乏独具特色和国际知名度的旅游龙头景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太原市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足,对于吸引外地游客尤其是国际游客具有限制作用。目前,太原市正推动晋祠—天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不完善、特色产品质量不够高、景区缺乏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智慧化服务水平较低以及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素质有待加强等。此外,太原在旅游营销推广上的行动和手段上相对滞后,有效的宣传和推广策略相对不足,使得太原市的旅游资源不为广大游客所知。相对于中国一些其他著名旅游目的地,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杭州的西湖、长沙的橘子洲头等,太原市旅游业声誉还有待提高。

    (三)有文旅形象,但缺乏强大的文旅品牌打造

    近年来,太原市正在逐步提高旅游地形象,培育了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旅游品牌。但整体而言,太原市文旅品牌仍缺乏独特的品牌体系构建,更缺乏品牌形象的宣传营销,在国际上甚至全国范围内品牌知名度一般,对外地游客吸引力不足,缺少能够打得出、打得响、打得久的品牌产品和景区。一些景区在市场营销上仍以传统的媒体营销、推广活动、客户传播为主,在节事活动、非遗项目等方面的推广上力度不够,缺乏多元媒体和渠道的组合发力、跨地区跨省区间的营销合作,亟需通过营销创新和多元手段来推动强大文旅品牌的建构。另外,许多景区旅游体验项目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雷同性,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如冰箱贴、帆布包、书签、印章等简单化和重复性商品为主,富含景区文化的文创纪念品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旅游兴致和满意度,不利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太原应不断推出特色产品,在文旅消费市场抢占优势地位,以“品牌营销”为核心,将“产品营销”助力“品牌营销”。

    (四)有文旅服务,但缺乏全时全域的服务体系

    在太原市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过程中,服务体系构建是关键一环。近年来,太原市正从景区建设、旅游交通、游客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然而,太原市当前也面临着旅游服务模式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旅游服务设施尚需提质升级,主要表现在线路设计考虑不全面,游客往返不便;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城市及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牌体系不健全等。全时段旅游服务缺乏协调性,企业往往偏重游前和游中服务,而对游客评价、投诉建议等游后服务管理较为欠缺。智慧旅游短板明显,主要体现在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数据的传输能力和预期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从业人员能力比较单一,缺乏综合型智慧旅游人才。此类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也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创新实践,未来应以游客需求为切入点,构建起太原市文化旅游全时段、全地域的服务体系。

    四、太原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路径

    (一)整合文旅资源、优化空间格局,放大太原文旅资源效能

    整合文旅资源、优化空间格局,要把区域内各种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有机系统中,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和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

    在点上,将不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特定主题或概念之下。如将晋祠、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等历史古迹和山西博物院、煤炭博物馆、晋商博物馆等展馆整合为太原市历史主题或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将汾河公园、森林公园、西山万亩生态园、晋阳湖公园、太山等目的地整合到康养休闲或自然风光类旅游主题内;将山西陈醋、清徐沙金红杏、晋祠大米、阳曲小米、清徐葡萄等等整合到美食特产或旅游购物类旅游产品中。此外,要结合上述不同的旅游主题进行文旅资源梳理和规划,推出景区及产品的联票式消费,以满足游客的特定需求和兴趣。

    在线上,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和行程,将不同的文旅资源整合到某一主题类的旅游体验中,进而构筑太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体系。此外,文旅线路设计中要遵循市场性、特色性、季节性、可协调性等设计原则,结合交通可达性、流畅性和舒适度,线路主题鲜明等多方考虑,围绕核心景区景点、非遗文化等资源,设计旅游线路,如晋祠—天龙山石窟—太原古县城—太原市植物园—晋阳湖公园(《如梦晋阳》),双塔寺—纯阳宫—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柳巷,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汾河公园(汾河夜景)—太原食品街,东湖醋园—太原解放纪念馆—太原动物园—钟楼街。四条线路自南向北串联起太原市各类精华景点,全国各地游客花费四至五天时间便可以品历史文化、赏自然风光、悟红色精神,全面了解太原的历史文化。

    在面上,进一步打造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特色文旅板块。①西山自古就有“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美誉。联结华北最大的樱花园——玉泉山、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千年古寺——多福寺、“古晋阳八景”之首的崛围红叶,还有太原植物园、万亩生态园、一线天、网红桥等旅游资源,建设北部山水生态休闲示范区、中部特色产业转型示范区、南部文化传承与休闲示范区三大片区,结合三大片区的旅游发展需求,打响“西山生态旅游”品牌。②围绕“深挖汾河历史,打造文化长河”的主线,深入梳理、整合汾河景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汾河沿线的森林公园、滨河体育中心、青年宫演艺中心、太原市图书馆、山西博物院、碑林公园、汾河生活艺术小镇、山西省图书馆、太原美术馆、保利大剧院等文化旅游设施和空间载体,健全汾河沿线“吃住行游购娱”业态布局,展示“一河两岸”的人文价值和生态意义。③围绕晋阳古城遗址及周边众多的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动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以及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太原古县城、太原植物园、晋阳湖公园等景区连片打造提升。④太原府城是明朝九边重镇之首,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该板块以千年府城文化串联起晋商博物院、纯阳宫、太原文庙、永祚寺等景点以及食品街、钟楼街、柳巷、铜锣湾、万达广场等现代商业综合体和步行街,涉及历史古迹、现代都市、美食特产等内容,使游客在太原街头巷尾里体验生活乐趣,在历史遗迹中品读府城文化。

    (二)打造龙头景区、吸引多类客群,提升旅游景区的影响力

    太原市在文旅业发展过程中,应把创建5A级景区作为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关键一环,着力构建一龙头多亮点、众星拱月的文旅空间格局。精准推进晋祠天龙山5A级景区创建,力争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此外,推动以晋祠天龙山景区为核心,辐射龙山、太山、蒙山、太原古县城、太原植物园、晋阳湖等景区的晋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实现集约化运营,集团化发展;推动太山、太原古县城、晋商博物院等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利用晋祠天龙山景区带火太原,带动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使得太原文旅出圈。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科学分析和预测各类客群的旅游市场特征及趋势,充分挖掘热点、卖点和兴趣点,打造出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适合研学游客的晋祠文化遗产传承及旅游体验综合项目、适合家庭旅客的原创话剧《唐风晋韵话晋祠》和天龙山国宝回归纪念馆、适合休闲旅客的天龙山网红公路和“晋水谣”大型实景演出等。在服务配置完善方面,充分融入景区当地文化特色,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强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在景区周边建设配套的度假型酒店和特色民宿及美食街区等。此外,以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天龙山为主体,促进太山、蒙山、太原古县城、太原植物园、晋阳湖公园等一体化发展,推动龙头景区与邻近景点联动发展,实现客源共享、交通连接、市场共促的发展格局,发挥龙头景区的经济外溢效应。

    5_副本.jpg

    (三)深挖历史文化、凝练旅游形象,打造太原超级文旅品牌

    构建独特的品牌体系,吸引目标客户。根据《太原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优化文旅品牌体系,聚合“唐风晋韵,锦绣太原”总品牌,加快培育古都晋阳、千年府城、生态西山、诗意汾河、红色太原、太原制造、田园并州、清凉太原8个子品牌。其中,古都晋阳是晋阳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体现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兼收并蓄,是晋文化的主流;千年府城是府城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示府城文化演进史、科举文化变迁史、晋商文化发展史,传承太原历史文脉;生态西山是西山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具有独特的山水资源、较强的产业基础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诗意汾河是汾河文化旅游品牌,汾河是太原的母亲河,孕育了三晋文明,见证了城市发展;红色太原是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挖掘和利用太原的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太原英雄城市特质;太原制造是工业文化旅游品牌,太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和能源基地,基础雄厚,资源丰富;田园并州是乡村田园旅游品牌,城市内地貌多样、四季分明、农业发达;清凉太原是休闲康养旅游品牌,当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地理位置优越,宜居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制定战略性营销计划,传达品牌理念。以目前市场形式来看,太原应以山西省内为基本旅游市场,以高铁、飞机等交线到达的东部城市辐射圈为重要市场,以国内其他地区为机会市场。同时,以历史文化古迹、自然生态景观、特色美食产品、独特民俗风情等文旅资源为依托,通过打造自媒体、互联网平台、省市媒体、中央媒体等多级联动传播体系,建立全媒体传播格局,通过立体化营销传达品牌理念。此外,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太原文化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如结合太原的晋阳文化、府城文化、晋商文化、工业文化等,推出不同文化主题的系列纪录片,或以旅游景区作为电视电影的取景地,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开展“短、平、快”的网络营销,多平台、全方位的进行文旅目的地宣传,不断提升太原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满意度。

    (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全时全域服务体系

    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地区旅游服务模式。当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客户群体多种多样,兴趣、偏好及预算也不同,这就要求从业者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酒店选择、线路规划及交通方式等。太原可针对亲子游市场,可开设亲子乐园游服务,推出欢乐童趣房产品,还可以开设一些烧制陶器、剪纸、刺绣等风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以家庭为小组共同参与活动,赢得游客信赖。交通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太原市旅游企业可推出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摩托等交通服务,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加便捷和经济;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电商等一些新兴产业开始进入旅游服务领域,太原市需做好融合化服务,提升目的地形象。以图文、音频、视频等方式,将区域内的景区、餐饮、住宿、交通等信息呈现给顾客,利用电商平台提供旅游产品的在线预订服务。

    持续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当地旅游服务质量。太原市服务设施的完善是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一是旅游交通服务。依托东西山旅游公路,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并州万里茶路、狼孟古道、雁丘古道等旅游公路建设,规划连接晋源区内景点的自行车道,将其衔接东西山环城自行车道及府城旅游景点,优化与完善市内公交旅游线路专线运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便捷性。二是旅游环境服务。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观景台、服务区、民宿等设施,打造具有游憩、文化、研学等多种功能的自驾游通道。发行旅游一卡通、旅游年卡等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游览便利化服务,进而培育新的旅游网红打卡地。三是旅游信息服务。建设包含景点介绍、线路推荐、旅游攻略等内容的综合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以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形式呈现,将旅游数据信息接入大型旅游互联网运营商,实现数据共享。

    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全时全域服务体系。做好游客来太原的游前、游中、游后等全时段服务。游前提供太原市旅游资讯,包括景点、文化、餐厅、购物等,提前预定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行程安排;游中提供导游服务或智能导览导购,设置全天候的客户支持以应对紧急情况和问题,安排畅通的交通并帮助预定餐厅以带给游客舒适快捷的行程;游后鼓励游客提供反馈,分享旅行经验,积极回应和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投诉。全时段的旅游服务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这也要求企业与游客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及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旅游城市形象。全域服务则要求在政府的推动和统筹下,全面深化各部门协同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地域壁垒,构建文旅大格局,形成旅游大市场,强化跨区域的合作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五)强化数字经济、营造创新场景,走太原数字化文旅之路

    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太原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要着力提升太原市5G网络的覆盖率,加快建设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依托5G网络高速度、低延迟、大容量的优势,在旅游景区、文博展馆等地加快部署视觉、红外等智能感知终端,打造交互式的智能景区、展馆与酒店,形成集约高效、智慧绿色、标准完善的新基建体系。其次,利用大数据集成技术,建设太原文旅产业信息云平台。对太原文旅资源数据集进行统筹,支持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强调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原则,加快建成太原市文旅大数据体系。通过统一的云端管理,在线账号注册,以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为核心,搭建太原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最后,支撑传统设施转型升级,推动太原智慧交通建设。科技赋能太原旅游交通,在实时交通监控与管理、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电子支付和智能停车管理等方面加快建设,构建太原市车、路、人等交通要素无缝衔接的智慧交通体系。

    6_副本.jpg

    虚实结合,营造新场景。太原市打造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数字文旅新场景,给予游客全新体验。采用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构建,借助智能感知装备打造多元化、互动型、沉浸式的文旅体验空间和载体。如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博物馆、晋商博物院等展馆可利用全息柜打造文物图像,以投影到全息柜玻璃上的全息影像形式,以较强的立体感给予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其次,虚拟演艺是一种全新的娱乐形式,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搭建虚拟演艺平台、创作全新内容产品、升级了传统的演艺体验。近年来,太原市多家景区打造了数字化、虚拟化、沉浸式的文旅消费场景形式,有方特的大型高科技主题项目《伴你飞翔》和《女娲补天》、太原古县城的数字主题馆《清明上河图》、晋祠的情景剧《龙兴盛会》等。未来,应着力打造沉浸式的太原文旅新场景,在太原旅游景区内开发数字展馆、全景漫游、幻影成像、互动投影、裸眼3D等产品,将静态的文旅资源化为动态数字产品,实现一景多看、古景今看。

    〔本课题系2023年度太原市社会科学创新资金资助项目〕

    (课题负责人:周成 课题组成员:赵亚玲 吕丝丝 任敏敏 靳轶婷)

    来源:并州智库 太原社会科学院(太原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太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小康|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辉 刘信春 郑建华

    1.jpg

    中经旗下网络传媒及联合媒体矩阵(重点合作支持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中云经视、《中国小康》杂志、《祖国》杂志-祖国网、《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中国报道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数十家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矩阵宣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

    中经总网 联合共建 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jpg

    财神到 3版 加红色背景 加二维码 加印章金色副本.jpg

    ■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 中经总网专家智库“智囊团”及重点合作机构

    ■ 中经总网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品牌峰会论坛活动

    ■ 合作推介|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 合作推介| 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简介

    ■ 合作推介| ASTIC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介绍

    ■ 合作推介| 世界物联网大会介绍

    ■ 合作推介| 中云工业园项目介绍

    ■ 合作推介|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 合作推介| 赛柏蓝:医药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公司

    ■ 合作推介|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介绍

    ■ 合作推介| SPAC国际金融中心

    (网站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提供相应证据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