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71

    随笔| 周淮民:一位未曾谋面的记者朋友

    中国经济报道  2021-08-29 12:27     浏览量:244618

    中国经济报道 点击关注图副本2.png

    文/ 唐虎

    1.jpg

    (周淮民近照)

    “与优秀的人同行,你会走的更远;与靠谱的人共事,你会事半功倍;与懂你的人相处,你将不负此生。”每天清晨,当我打开手机,准能看到周淮民从千里之外发来的问候,睿智而温馨。

    三年多来,周淮民曾未中断对我的问候。有时忙起来,我没能及时回复,周淮民也不计较,依然不折不扣,我行我素。

    周淮民是中国旅游新闻网一名记者,非常勤奋,他的新闻报道可谓铺天盖地。我与他“相识”,也是因文字而结缘。三年前,我兼任一家杂志总编,在审批稿件时被一篇长篇文旅类自然来稿深深吸引。这篇稿件观点独到,写法新颖,文采飞扬,闪耀思想火花,非同一般。作者就是周淮民。于是,我拨通稿件后面备注的手机号码,很快联系上了。我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并请他适度精炼,拟突出处理。周淮民二话没说,就爽快答应了。要知道,作为一名国家级媒体记者,那种繁忙程度可想而知,说跟打仗似的一点都不过分。我做过多年军事记者,深有体会。

    2.jpg

    (周淮民在采访)

    周淮民的稿件配本刊评论员文章,在杂志重点推出后,不仅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引起文旅部门领导高度关注。随后,咱俩相互加了微信,彼此开通QQ空间,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并在相互理解与支持中成为好友。只要有得意之作,咱俩也会在微信相互交流,他“吹吹我”,我“捧捧”他,相互吹捧,其乐无穷。周淮民说,这是咱俩最好的放松方式,苦中寻乐,自得其乐。周淮民心细,他就是再忙,每天给我的问候也不会忘记,三年多时间就这么一直坚持着,沐浴风霜,历经雪雨,友情日久弥新。

    “天天问候,让情意更浓;点点祝福,让清晨温馨。”让我感动的是,非常时期,他一天要发好几个微信,问长问短,以老大哥的姿态牵挂着我,鼓励着我,比如:“祝福在风里,问候在字里,牵念在心里,相会在空间里。荧屏两相望,网络传友谊,生命更重要,今生共珍惜。”

    周淮民像只勤劳的蜻蜓,大多时间都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有时还越界飞到国外,要么采风,要么参加活动。虽然,咱俩远在不同城市,至今未曾谋面,甚至几次见面机会都擦肩而过,但在微信与QQ空间几乎“天天见”。所以,我有什么重要活动,他有什么工作动态,彼此了如指掌。

    3.jpg

    (作者在采访)

    我给师友们分享周淮采写的《长三角铁路首趟红色研学旅游列车成功开行》 一文:上海凯蒂教育近200名学生乘坐的Y701次“南湖·1921”号旅游列车缓缓驶出上海西站,到嘉兴南湖景区重走一大路,感悟红船精神。这趟研学列车之旅寓学于游、寓教于行,来自上海凯蒂教育的学子们置身“移动的研学课堂”汲取“初心力量”。学生们在主题车厢里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听列车讲解员介绍主题车厢、听带班老师讲述红色故事;同时“火车邮局区”和“火车学习角”等火车功能区也深受学生们的关注……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抵达嘉兴后,学生们沿着嘉兴火车站复建老站房、狮子汇渡口旧址、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启了一段新时代的“重走一大路”,实景重温我党成立的艰辛历程、聆听一大代表转移的事迹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有思路、有创新,更有温度”,让这趟列车的红色主题更加鲜明,在激发青少年学生爱党敬党的同时,也凝聚学子们“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由此可见,周淮民的新闻视角是不是很独到,与众不同?因篇幅过长,我只能截取前面一部分,窥一斑而知全豹。

    炎热的夏天已成故事,斑斓的秋天幻为风景。就此打住,用周淮民的一句问候语结束本文,也作为美好愿景送给我亲爱的师友们:“缘分不是诗,却比诗更美;缘分不是茶,却比茶更香;缘分不是酒,却比酒更浓。缘分是前世的延续,缘分是今生的约定,缘分是一生的守望!”



    315313.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

    王京忠总编辑介绍《中国经济报道》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经济报道-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落地各省市重点项目库.jpg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