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天坛----祈年殿
天坛,是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北京人的“后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的场所,是世界文化遗产。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是北京地标性的建筑。到北京旅游都要到天坛转转,看看祈年殿,感受一下昔日的皇家园林。
20年前我曾经在天坛北门的金鱼池租住,与天坛近在咫尺,特意办理了月票,方便时常出入天坛。今天回想起来当时虽为天坛常客,但每每都是走马观花,或在便道上跑步或找个地方打球而已,对天坛并不了解。另也由于天坛的主要建筑在内坛,而内坛需要另外购票,最主要的是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其间建筑的精美,也就很少去内坛。
慢慢没有了去天坛转悠的闲暇,住的地方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工作越来越忙。随着岁月的流逝兴趣也越来越广,摄影让我学会了沉下心来发现美看到美。上天坛看看的想法萌发,为了看庆典时战机的空中编队英姿来到天坛,当飞机从天坛飞过时,赶紧记录下当今与历史碰撞的瞬间;为了看到飘雪的宫殿,与雪花共舞,沉浸在中国红与晶莹剔透相融合的瞬间;为了看到600多年屹立的样子,看着夕阳缓缓的落到祈年殿到那一边……时间、经历、知识的积累让我不断长大,学会看到身边的风景珍惜拥有的一切!
祈年殿建造受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和“天蓝地黄”传统观念的影响,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2021年8月,再次来到祈年殿,希望记录下这里的经典。
8:30祈年殿的宫门在吱吱呀呀声中缓缓打开,摄影人一起冲了进去,要赶在光线还比较柔和,没有游客的时候拍下纯纯的祈年殿。好在因为被安排疫情防控,参观的人不多。
摄影讲究减法,用最简洁的画面表达情绪、突出主题。游人的加入会影响整个画面;摄影还需要加法,需要光影的补充,让画面增加灵动与情感的表达。变幻的云彩、明亮的太阳都是画面的最好的补充,初秋时节5点的阳光依然刺眼,就用22的最小光圈记录下在星芒闪耀下的祈年殿。难得赶上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不愿错过最美的云彩与祈年殿相拥时光,也不想来回的买票,就把时间都给了祈年殿,围着它转了无数圈,只为找到一个更好的角度、更好都瞬间、最好都光影……期望能够恰好遇见早晚高色温的时间,但因为开园闭园的时间不由摄影人控制,只有留下满满地遗憾。
天坛的文化底蕴太丰硕、太厚重,用短短的几次摄影、用几十张照片并不能表现出祈年殿厚重的文化、深邃的历史。站在那些古老的方砖上,感受600多年的岁月与一路走来的沧桑。或许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审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当今时代的需求与审美,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才无愧于智慧的建筑和那史书上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