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聚焦两会丨海南省政协委员周勤富: 工厂化养殖实现“海南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中经总网  2024-01-24 07:45  刘信春   浏览量:165894

    02_副本.jp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海南海口讯(戴冠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海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2日上午在省人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海南省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参政议政、汇智聚力,为助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献计献策。与会代表海南省政协委员周勤富表示,目前海南鲷养殖绝大部分仍然以粗放式人工露天鱼塘养殖为主,并面临资源、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工厂化养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排放可控的特点,有利于加快海南鲷养殖业绿色转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说,工厂化养殖是海南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03_副本.jpg

    周勤富说,海南鲷年养殖产量达50万吨,海南鲷产品出口63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创汇约 30亿元。全省在海南鲷产业链上的创业就业人口就有15万人,全省海南鲷经济总产值超过160亿元。海南鲷已经发展成为海南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海南鲷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殖面积在不断萎缩。以文昌市为例,文昌市是我省最主要的海南鲷原材料供应地,原有养殖面积超过13万亩,占到全省海南鲷养殖面积的60%多。”周勤富说。2019年,文昌市还被评为“中国罗非鱼之乡”。但是就仅仅过去的这么几年,由于海南鲷养殖尾水治理问题,文昌市海南鲷的养殖面积已锐减到10万亩。

    周勤富表示,“工厂化养殖”海南鲷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约用水。工厂化养殖用水主要以循环水为核心,其中最主要的是循环水养殖设备,水处理技术十分先进,水体利用率高,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少。

    二、节约用地和人工。工厂化养殖使水产养殖进入工厂车间、进入楼房,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集约化利用土地。

    三、工厂化养殖工艺走的是精细化发展道路。工厂化养殖可以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创造出适合其生长的养殖环境,包括水中的含养量、盐分含量、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使其更具有专业性特征。

    四、工厂化养殖智能化程度更高。从杀菌消毒、循环灭菌、水温控制、生物净化、饲料投放、微生物检测等有多项且复杂的步骤,利用日趋成熟的传感、监控技术,将整个养殖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传输到中央计算机中,由电脑集中控制,保证了工厂化养殖系统的高效运行。

    周勤富:提出工厂化养殖“海南鲷”的三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随着海南加快自贸港的建设步伐,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过去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需要其转型升级,特别是海南对水资源、空气、土壤质量有更高的环保目标,这都对海南鲷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好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要制定符合海南鲷产业发展的规划,既要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包括海南鲷工厂化养殖的用地审批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又在在全省范围内对海南鲷工厂化养殖进行战略性布局,引导整个产业向工厂化养殖转变,开拓工厂化养殖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二、建立海南鲷工厂化养殖技术支撑体系

    要建立政产学研协同推进海南鲷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制,扶持、鼓励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进行科技创新,如加快养殖水循环处理技术研究、增加新型饲料的研发、培育高附加值、高产量的新苗种,为工厂化养殖开展水质检测和鱼病诊断,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流程和操作守则,提高工厂化养殖的风险抵抗能力和经济效益。

    三、制订扶持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工厂化养殖海南鲷的试点工作

    建议政府制订扶持政策,在海南鲷主要产区开展试点工作,为工厂化养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帮助在文昌、琼海等主产区的龙头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带动养殖户对传统养殖鱼塘进行改造,并对养殖技术、装备、设施进行升级,实现海南鲷养殖模式转型升级,推动海南鲷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