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周宏春:把握新趋势新机遇 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中经总网  2024-11-27 22:40     浏览量:205246

    中经 头部图片 报道中国影响时间 融合发展共创未来 加版权副本.jpg1_副本.jpg

    文/ 周宏春

    摘要:新型储能相较于抽水蓄能等传统储能方式,已成为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支撑力量。新能源行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储能产业则是新能源领域创新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特别是新能源配储要求的推动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的50%;技术不断突破,标准体系日益完善,与美国、欧盟国家同处于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梯队;同时,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逐渐丰富。本文主要阐述新型储能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

    一、新型储能的内涵及其类型

    储能,是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关键技术,其分类标准多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储能类型。从技术角度看,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气储能、热储能等类型。物理机械储能涵盖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与飞轮储能等;电化学储能按正负极材质可分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与液流电池等;电气储能包含超导储能与超级电容储能;化学储能涉及电解水制氢储能、合成天然气等储能等;热储能则包含熔融盐储能与储冷技术等。抽水蓄能和锂电池储能是当前储能产业中的主流技术,其中抽水蓄能在存量装机中占比最高。抽水蓄能是通过电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调节,在用电低谷时段,电能用于将水从低标高水库抽到高标高水库;在用电峰荷时,通过释放高标高水库的水流推动水轮机发电。这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且最具经济性的储能方式,尤其适用于大规模调峰与长时间调频。相比之下,电化学储能的转换效率较高,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对调峰和调频的需求;其功率与能量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且几乎不受地理位置等外部因素影响。

    储能作为新能源重要的配套和支撑,在新型电力体系中发挥着三大支撑作用。一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包括锂电池、铅碳电池、高功率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压缩空气、机械储能、储热蓄冷、储氢等能量型和容量型储能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接入。二是储能通过削峰填谷功能以增加电力系统的平稳性。未来,随着化石能源从主体能源逐渐转变为辅助能源,发展长寿命、大功率储能器件和系统集成十分必要,包括超导、电介质电容器等电磁储能,以及电化学超级电容器、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功率型和备用型储能设备。三是储能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是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支撑技术。

    根据储能在电力体系中的不同环节,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电源侧储能是“清洁电量搬运工”。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上网消纳问题愈发突出。虽然我国电力供应仍以煤电为主,但随着新能源电力的迅速发展,煤电与新能源电力的比例将逐步改变。储能系统的加入,使得电力的弹性调度和源网荷储的互动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大规模、高比例的新能源大容量直流接入后,必须提升系统灵活调节的能力,因此,需要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电网侧储能因储能系统响应速率和调节速率快、调节精度高,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作用。用户侧储能则是满足用户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随着工商业、产业园、港口岸、电采暖、充电桩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其对智能控制、双向互动的需求将随之增加。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将用户侧需求与分布式新能源设施实现智能化连接,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调度管理,显著提升发电和用电效率,这也正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_副本.jpg

    二、新型储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储能技术不断突破,多元化态势日益明显。

    (一)新型储能的发展概况

    从规模角度来看,近年来新型储能发展迅速。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资料,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289.2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91.3GW;其中,锂离子电池年增长率超过100%,而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占比首次低于70%。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86.5GW,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0%;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突破20GW,功率和能量规模三倍于2022年水平。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60%,锂电储能占比从2022年的94%增长至2023年的97%,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与最高60万元/吨价位相比,降幅达80%。投资增加、产能扩张,加之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锂电池电芯价格下降超过40%,较低的成本直接促进了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应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40%。从区域分布来看,西北和华北地区占据全国总量的50%以上,呈现区域集中化趋势。技术上,锂离子电池储能继续主导,投运量占比高达97%;与此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项目也逐步投产。应用模式多样化,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的装机比例为45.3%,新能源配套储能为42.8%,其余形式占11.9%。

    2023年,新型储能行业亮点显著,在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一是装机规模再创新高,全球新增装机规模显著增长。二是储能技术发展势头强劲,22MW飞轮储能火储调频、45MW用户侧铅碳电池、300MW级电网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5MW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三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逐渐显现,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和新能源配套储能系统成为市场主流,满足了不同场景的需求。

    从全球对比来看,中国储能技术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共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具体到国内,储能技术可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成熟度高的抽水蓄能;第二梯队包括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铅蓄电池及储热储冷技术,尤其是锂电池装机量最多;第三梯队则是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技术,其中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第四梯队则包含重力储能、热泵储电和液态金属储能等新兴技术,具备未来集成示范与产业化潜力。

    (二)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速的驱动因素

    新型储能产业因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而孕育并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一是政策引导不断加强。政策引导是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储能装机容量的目标。2023年年底,全国发布超过1700项储能相关政策,涵盖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市场建设等方面。此外,新型储能已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推进碳中和和储能发展。地方层面,目前全国共有26个省市区设定了2025年储能装机目标。

    二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调用机制逐步完善。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导向,储能建设聚焦高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不同时长的关键技术,实施“首台套”“试点示范”等政策,并通过新能源容量指标奖励、优先消纳、辅助服务费用减免等奖励及考核措施,激励配储项目的加速落地。新型储能调用机制逐步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形成了“新能源+储能”(如风电、光伏等)的配置模式,以及沙漠、戈壁、荒漠基地电源、风电、光伏、煤电+储能等多种组合形式,同时,“互联网+储能”“分布式智能电网+储能”等新模式也逐步成熟。工信部于2023年批复组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开展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各地围绕关键共性技术、行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积极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对新获批的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给予资金奖励,推动储能技术持续突破。

    三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标准委、应急部、住建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完善储能标准体系、重点标准研制、开展试点示范、推进标准国际化等方面展开部署,要求建立完善储能电站生命周期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新型储能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以保安全、保供应、促消纳。我国储能领域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到工程布局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新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技术路线产业化显著提速。

    (三)不同分布模式的新型储能产生相应的商业运营

    新型储能商业运营模式与新型储能的建设布局密切相关,集中式储能的商业运营模式可以分为独立投资模式、联合投资模式和租赁模式,分布式储能与虚拟电厂可结合形成虚拟电厂模式,也可延伸至社区形成社区储能模式。

    1.租赁模式。这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新型储能商业模式,在美国、韩国等国家较为成熟。美国PowerEdison公司开发了储能租赁模式,以帮助公用事业公司管理用电拥堵、提供备用电源,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在工商业用户市场,美国AMS公司主要通过向用户提供储能租赁服务以节省电费支出。国内储能租赁项目开发商多为电力集团,旨在保证收益稳定。

    2.共享模式。该模式突破传统的“一对一”模式,将储能资源整合到电力系统,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实现了服务对象的多元化,还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规模化投资、建设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自配储能成本建设与运行管理投入,同时在安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上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3.虚拟电厂模式。该模式主要利用先进的调控、通信技术将分散的源、网、荷、储等资源整合,形成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管理。德国是该模式发展较为前沿的国家,NextKraftwerke公司作为欧洲最大的虚拟电厂运营商之一,管理着德国、比利时等1.3万个分布式能源单元和可调负荷。2021年11月,我国首个虚拟电厂平台在深圳运行,依托这一平台,虚拟电厂将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4.社区储能模式。社区储能模式则通过安装储能装置,降低社区居民用电成本。社区储能模式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澳大利亚国有公用事业公司Synergy联合其他开发商合作开发了AlkimosBeach储能试验(ABEST)项目,在5年的运营期内,有效降低了用户高峰电量需求,优化了用户电费管理。相比于其他商业模式,社区储能模式拥有更稳定的用户群体,展现出更强的可持续性和市场潜力。

    5.其他模式。主要是租赁、共享、虚拟电厂和社区储能等多种模式的融合。开发商可以根据市场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多种商业模式进行灵活组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内新能源配储要求背景下,共享储能电站自2021年起迅速崛起,融合了租赁模式和共享模式的优势。未来,随着储能建设成本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场站选择自配储能,使得共享储能电站的租赁收益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三、新型储能面临的发展形势、发展思路与重点

    (一)新型储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在2017–2018年先后发布了储能技术路线图,将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确定为重点技术,加大研发投入。美国能源部2020年发布《储能大挑战路线图》,对金属钠基电池、锌基技术、可逆燃料电池、液体空气储能、氢储能等进行探讨,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引领和产业链完善。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当前正处于快速扩张期。2023年是我国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虽然新型储能产业按下发展的“加速键”,但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储能电站建设运营成本高,市场刚启动就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一是兼顾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间的平衡。二是实现储能技术的差异化竞争。企业要找准定位,在高功率储能和长时储能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同时在储能电站智慧运营、构网型储能、智能决策等方面发力,降低储能电站运维成本。三是以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竞争力。面对能源消费习惯和生产方式惯性延续、成本高企等问题,企业须以技术创新而非恶性竞争来获取市场。因此,储能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原则,借助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突破促进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升级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率,构建智能化管理网络,及时合理调配新能源资源,保障能源安全。

    (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考量

    一是要明确新型储能产业的战略定位,应明确为新能源电力的配套储能。从能源发展史来看,我国宋代就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说,并将“柴”放在首位,体现了能源对民生的重要性。从短期看,当前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投资的热点,目的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因此分散式储能是必然发展趋势。从电力体系稳定性看,随着电网接入更大比例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储配成为必然选择。从中长期发展看,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不可能将能源供应的“筹码”全部压在具有间歇性、不可控的新能源电力上,说明了新型储能市场的有限性,要防止投资的无限扩张,尤其对不成熟、未定型的技术产业化投资时更要谨慎。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锂电池虽是当前储能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但不是唯一选择,而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自动化程度也有待提升。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安全、寿命长、低成本等优势,可以成为长时储能优选的技术之一,但关键材料如质子交换膜的知识产权仍由国外厂商掌握。同时,国外也在加紧布局铁铬液流、锌溴液流电池,目前钠硫电池技术被日本NGK垄断,钠氯化镍电池也需引进美国GE公司技术。虽然我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大功率电动机设计和设备制造仍依赖进口。飞轮储能技术、高速电机以及磁悬浮等关键技术积累不够,因此,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保持持续投入,并提高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

    三是要抓住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提高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新能源电力的配套环节上,应多“侧”并举、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具体而言,在电源侧,在加快推进传统火电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的同时,深化风光等新能源电力与新型储能产业融合,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在电网侧,规划建设新型储能单元,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发挥调频、调峰功能,缓解电网阻塞、电源与输电容量的结构性矛盾,增强电力系统韧性。在负荷侧,挖掘用户端需求,按需建设负荷侧储能电站,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总体上,储能需要向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和更加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基于智能化技术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新型储能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电力交易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并着眼于安全和消防问题,确保系统稳定与长远发展。

    3_副本.jpg

    (三)新型储能行业的企业发展策略

    当前,储能企业正处于新兴行业发展初期,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从长远、全局角度看待行业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扩建产能。要练好内功,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储能性能和企业效益。要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升级。

    1.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储能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储能行业面临投资回报率、运营安全性、技术升级和成本等难题,企业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智慧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资本可为储能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商业化及其管理模式完善提供支撑,把前沿技术尽快推向市场,助力企业快速发展。资本应对技术进展有理性判断,而企业则应在不断夯实技术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本的优势,实现资本和企业“双赢”。企业要加大投入,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保障产品安全稳定可靠。同时,适当布局新的应用场景和海外市场,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良性发展。

    2.实现储能企业应用与收益的双重突破

    第一,先过“应用”关。在新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下,配电网面临着源荷平衡、电压越线、电能质量、低电压及重过载等问题,而发展分布式储能可以解决此类问题。随着分布式储能的大规模接入配电网,需建立能源管理平台以实现数据互通、监控与智能管理,并具备未来满足电力交易、资源聚合及辅助决策分析等应用功能。第二,再过“收益”关。储能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既包括设备成本,也包括标的方面。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资运营,既要注意减少价格波动的影响,也要注意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设备质量的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和售后服务水平,将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第三,还要过“安全”关。通过加强备案管理流程,将抽检改为全面检测,提升储能项目的消防安全设计水平。合规是底线,无论是储能消防还是电力系统验收合规性,都必须坚守质量底线。第四,积极打通“出海”关。在欧洲、北美、亚太、中东、非洲等有储能市场的地方,都能发现中国储能企业的身影,无论是在大规模储能、工商业储能还是在户用储能、光储充一体机等赛道,中国品牌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占领市场。需要注意的是,《欧盟电池法》要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从2025年2月起需申报和披露碳足迹,储能电池将于2026年纳入该范围。鉴于此,我国电池企业应积极收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碳排放数据,并建立起数据系统,相关行业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在碳足迹计算方法上获得更多话语权。

    3.完善市场机制

    首先要加强统筹,做好储能与能源系统协调发展的前瞻性规划,提高储能资源利用的准入门槛,以确保储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能够有效落实。其次,需要设置产品安全门槛,确保电池系统质量安全达标,同时,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确保参与市场竞争的储能企业具备相关实力。三是要求储能企业对生产销售的储能产品进行信息披露,包括材料、容量、比能、寿命、配套方案等信息。为有效实施配储项目的信息披露,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提高公正性和透明度。四要完善补贴等激励政策。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电力辅助服务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为储能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完善储能调度机制,制定储能电站调度运行规则,明确调度关系归属、功能定位和运行方式,提升储能电站利用效率,确保公平调度;健全调度运行监管机制,促进新型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能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储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配套,是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需要国家和地方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型储能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短期靠政策,中期靠价格,远期靠市场。短期需要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拉开峰谷电价等;中期要建立稳定合理的价格机制,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远期要建立完善的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发现储能价值。

    (一)转变政策导向,推动模式创新

    当前,新型储能政策导向亟须从“单纯激励开发建设”向“激励高质量建设和高效率利用并重”转变。优先发展独立共享型储能,实现新型储能的区域统筹规划布局和数智化技术应用以提高其利用率。完善电力市场产品设计和交易机制,加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落实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明确储能市场准入标准、电力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交易产品等,形成科学的投入产出机制。探索模式创新,引导地方将“新能源开发按一定比例配置储能”要求转变为“按新能源开发规模一定比例提供灵活性调节能力”要求,解决储能配比“一刀切”问题,采用自建、租赁、共享等方式解决灵活性调节需求,并提高政策执行力。探索设立储能专项基金,从企业自建储能转向以专项基金支持的方式开发建设。

    (二)优化政策工具,改善营商环境完善峰谷电价政策,落实分时电价、尖峰电价,有效利用峰谷价差,为用户侧储能发展创造更大市场空间,保障新型储能市场运行稳定。优化市场化电价机制,新增多样化辅助品种,推动储能主体加速入场。电力现货交易应采取实时交易、实时结算模式,以便更好反映市场供需关系,更好调整价格。完善储能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允许新型储能作为市场主体注册交易。

    (三)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促进多元化需求

    重点关注长时规模储能技术。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提高,其发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而长时储能可凭借其长周期、大容量特性,在更长时间维度上调节新能源发电波动。可重点关注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储热等长时规模储能技术。同时,具有快速调节能力的新型储能技术是解决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系统稳定的重要手段,如飞轮、超级电容等短时高频技术应受到重点关注。此外,长短时储能相互补充的发展态势将会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随着电力市场的完善,有望实现混合储能在技术和经济上的综合价值。

    (四)强化储能技术路线,提升资源自给率

    储能电池发展受到资源可得性、成本控制和市场化等层面的制约,因此要形成资源自给率高的储能技术路线,以增强储能产业链控制能力。要注重资源可得性,重点扶持资源自给率高的储能技术发展,鼓励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开发和商用。通过政策倾斜与投资扶持推动技术发展,助力能源保障和能源转型并进。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点推动大容量、长周期储能、核心技术装备研发与系统集成以及储能安全防护的技术攻关。

    (五)构建高效安全的储能产业体系

    加快提升新型储能领域的安全性、持久性、经济性、便捷性,构建和完善以能源革命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重点围绕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加强对多元化长周期技术、全过程安全技术、智慧调控技术以及全固态电池、非锂电储能等技术的攻关;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使用、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加强行业管理并完善配套制度。不断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保护创新者、鼓励持续性创新的良好机制。

    (六)完善行业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标准应发挥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企业标准则应引领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科学制定新型储能电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安全应急等技术规范,充分考虑新型储能在发、输、配、用等环节的协同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储能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监测的安全标准,并与现行电力系统相关标准衔接。围绕新型储能研发创新、测试验收、检测认证等环节,开展新型储能领域地方标准制定和修订,支持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研究制定新型储能相关标准。

    (本文作者周宏春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新经济导刊》2024年第10期第10-19页

    参考文献(略)

    中经总网 世界品牌研究院 竖版 品牌展播 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jpg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郑建华 刘信春 

    本网智库专家推荐: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全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报道):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祖国》杂志-祖国网、《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中城环球©、中经智谷©、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盛典©、世界品牌之夜©、向世界推介·中国品牌©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中经总网 联合共建 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jpg

    财神到 3版 加红色背景 加二维码 加印章金色副本.jpg

    ■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 中经总网【内部简报】-组织专家企业家考察团走进企业交流合作

    ■世界品牌研究院 简介

    ■ 中经总网专家智库“智囊团”及重点合作机构

    ■ 中经总网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品牌峰会论坛活动

    ■ 合作推介|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 合作推介| 世界酒店联盟WHA简介

    ■ 合作推介|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介

    ■ 合作推介| 博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简介

    ■ 合作推介| 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简介

    ■ 合作推介| ASTIC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介绍

    ■ 合作推介| 世界物联网大会介绍

    ■ 合作推介| 中云工业园项目介绍

    ■ 合作推介|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 合作推介| 赛柏蓝:医药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公司

    ■ 合作推介|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介绍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中经总网》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