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7

    周宏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升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中经总网  2024-12-15 11:54     浏览量:213847

    中经 头部图片 报道中国影响时间 融合发展共创未来 加版权副本.jpg

    来源:天津日报2024年12月13日 第9版: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周宏春,理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_副本.jp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这一重要指示为循环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破解工业革命以来日益尖锐的地球资源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有效途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一艘“宇宙飞船”,人类是“宇宙飞船”上的“乘客”。人们不能将地球看作为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必须循环利用“宇宙飞船”上的废物。废旧物资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中含有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可循环利用的大量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废弃物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能减轻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和强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如化工废渣等;在消费品超过使用寿命后变成废弃物,如废家具、废五金等。简言之,传统经济系统的一端从地球开采自然资源生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是一种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的形式;而循环经济一头连着自然资源,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保护,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一种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可以实现从线性增长转向循环增长,从依赖自然资源的增长转向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增长,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重视发展的数量转向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同时,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是一种可持续的新型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畅通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资源循环贯穿于国民经济循环的全过程,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有利于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环节,也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高效配置。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循环存在堵点、痛点和短板,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障碍。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链条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以及税收规范难等问题,制约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关键环节,也能满足城市更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长期存在的野蛮破坏可再生资源的问题,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材料化,提升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流通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在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2_副本.jpg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天津,表明天津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具有坚实基础。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构成看,在装备制造、绿色技术、技术服务、绿色金融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既可以为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利于深入推进天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营将围绕资源循环而展开,从产权交易、再制造、回收利用等各方面深度结合,并为更多的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聚集天津创造条件。

    二高质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不仅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和运营,为资源循环利用注入了动力活力。要坚持循环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分质高值利用,坚持开放合作,推动物流循环国际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规范化发展。

    废物回收社会化。成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不是将现有从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中小企业“挤出”市场,而要统筹整合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力量,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回收、高效率的回收体系,使各类废弃物应收尽收;完善再生资源集散、分类、交易市场,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发展形成“换新+信息+回收”模式;促进废旧物资回收和垃圾分类回收的“两网”融合;发展以回收利用企业为终点的逆向物流,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为,形成“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吃干榨尽、物尽其用、产业共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分质利用高值化。分类是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前提。资源循环利用,犹如打麻将,上家打出的牌是“废物”,下家拿到变成了“原料”,不仅要变废为宝、延伸产业链,更要提升价值链。攀登物质循环价值链“高峰”,必须“创新隧道”,统筹规划和高值利用各类废弃物,强化创新与技术产业化,推进再生资源的分质梯次利用和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塑料、废橡胶等,应先行循环利用,在不能再利用的情况下做焚烧处理或热能化利用。国家已启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行动,拓展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市场潜力,不仅要关注传统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还要推进退役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新型废旧物资规模化利用。应提高再生资源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工业废渣等原料化材料化,实行分级分质高值化利用。引导和激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规模化、专业化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产品附加值提高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企业层面的实现形式,专业化是经济学强调的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

    企业管理园区化。推动企业入园,发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效应。以循环经济园区为阵地,促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加速集聚,加快形成社区回收点、街道中转站、县区分拣中心三级回收网络。加强原有园区循环化改造,形成高效率、低排放、能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循环链接、产业链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城市矿产”再制造产业基地。企业自建回收系统将生产中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不仅可减少废弃物的处理成本,还可出售再生材料或产品获得收益。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表现为变废为宝、吃干榨净、物尽其用。在生态学上表现为大鱼吃小鱼等形式的食物链以及相生相克、共生寄生等关系,在产业链上反映为废物变原料、协同处理、设施共享,经济学特征是替代战略、优势互补、成本分摊。这里的替代包括原料替代和进口替代,成本分摊主要通过共享资源来降低成本。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塑造再生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动能新优势。

    企业发展集群化。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发展壮大资源回收再利用力量,提升现有回收利用企业的技术水平,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回收利用运作经验丰富的领军企业,带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小企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引领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我国消费者对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全国性、功能性服务用废企业的平台,提供在线撮合交易、供应链金融、循环产业物流、财税管理和第三方服务等,布局循环经济相关研究院、检测培训认证机构以及全国性展会、基金、上市公司等。

    物流循环国际化。推动废旧物资高水平再生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畅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渠道,才能提高回收效率和服务质量。再生资源,是那些已经用过,但仍可以通过回收、加工等方式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循环的资源。构建国际化回收循环利用体系,不仅因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出口电子产品的我国企业,承担回收利用和处理的责任,而且还可以进口国外报废的含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我们既不能因为那些高附加值的废旧物资含少量“洋垃圾”就“一刀切”禁止进口,也不能因为需要进口而放松对“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关键在于算大账,稳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政策预期。支持建设回收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体系,更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助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制度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但在循环经济发展和项目选择上,绝大多数企业仍会关注产业政策和政府导向。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和思维范式,不仅可用于产品开发、分析和生态设计,还可通过技术选择、组织结构、人员竞争及法规建立,促进企业低成本发展。要从制度上破除循环经济发展的桎梏,废物对原料的替代,价格起着关键性作用。“废物变原料”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还是由其他企业完成,应符合规模经济或经济规模的要求;企业间的“链接”项目,应按照价值规律在市场作用下自发形成,而不应“拉郎配”,这对于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中经总网 世界品牌研究院 竖版 品牌展播 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jp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世界品牌研究院

    世界品牌研究(工作)办公室

    (备案编码:11010910200873)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郑建华 刘信春 

    本网智库专家推荐: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全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报道):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祖国》杂志-祖国网、《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中城环球©、中经智谷©、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盛典©、世界品牌之夜©、向世界推介·中国品牌©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中经总网 联合共建 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jpg

    财神到 3版 加红色背景 加二维码 加印章金色副本.jpg

    ■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 中经总网【内部简报】-组织专家企业家考察团走进企业交流合作

    ■世界品牌研究院 简介

    ■ 中经总网专家智库“智囊团”及重点合作机构

    ■ 中经总网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品牌峰会论坛活动

    ■ 合作推介|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 合作推介| 世界酒店联盟WHA简介

    ■ 合作推介|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介

    ■ 合作推介| 博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简介

    ■ 合作推介| 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简介

    ■ 合作推介| ASTIC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介绍

    ■ 合作推介| 世界物联网大会介绍

    ■ 合作推介| 中云工业园项目介绍

    ■ 合作推介|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 合作推介| 赛柏蓝:医药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公司

    ■ 合作推介|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介绍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中经总网》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