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36

    张德文:传承白石衣钵的画虾圣手​

    中经总网  2025-04-22 13:15  卢国良   浏览量:159257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讯(卢国良):张德文,1943 年出生于绍兴,家学渊源深厚,其母是知名度较高的扇面画师。张德文自幼与虾结缘,家门附近的鉴湖多生鱼虾,他常于水边与虾嬉戏,乐此不疲。母亲有感于他与虾的这份缘分,在他 5 岁时便教其临摹徐渭之虾,此后他由临画转变为对实物进行写生,无论春夏,风雨无阻,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功底。

    1.jpg

    1954 年,张德文所绘虾作荣获全国少儿美术奖,并被破格录取到浙江美院(小中专)就读。在校期间,他的才华得到了潘天寿校长的赏识。经潘天寿引荐,张德文有幸结识了齐白石老人。白石老人现场亲睹张德文画虾后,对他赞不绝口,称其 “孺子可教也!”1955 年,潘天寿赴京出差,偕同张德文再次拜谒白石老人。当时白石老人已 90 高寿,因身体欠安,独居地安门外雨儿胡同。张德文在恩师处逗留期间,深得老人喜爱,最终得以与老人同住。在这段时间里,他悉心照料老人,为老人铺纸磨墨、敲背按摩,夏扇蚊冬焐脚,与白石老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白石老人感其勤奋上进,将画虾技巧悉数亲授,张德文也因此承继了恩师的衣钵。

    2.jpg

    此后的 60 多个春秋里,张德文潜心研习齐白石绘虾技艺,并将自然妙境与自身感悟融入笔端,最终绘出了水准直追恩师的 “纸上活虾”。他所绘之虾,或单或群,均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被业界惊呼为 “纸上活虾”,并誉为 “白石之后画虾第一人”。2003 年,中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在 “启功书法研讨会” 上展出张德文所赠 “群虾图”,并欣然在画上题写 “白石真传”,对其画艺给予了高度认可。2009 年,中国书画鉴定专家单国强观张德文所绘 18 米手卷 “百虾图” 后,激动不已,写下 “张德文百虾图甚得齐白石先生遗意” 的评语。2014 年,全国政协接收张德文捐赠的 18 米 “百虾图”,该作品被文史委和书画名家组成的专家组认定为精品力作,并被列为国家藏品。

    3.jpg

    张德文的绘画不仅继承了齐白石的绘虾技艺,更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他的画彰显了绘画艺术立象和运笔之奥妙,充分发挥了水墨的书写性,更注重 “意” 的表达,以可视的 “象” 传达不可视的 “意”,体现了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的艺术境界。近来,他还创新水墨写意画虾技法,用元青花颜料在景德镇白釉瓷器上创作虾蟹和花鸟虫鱼,获得成功。这种高温元青花釉下彩不受环境影响,永葆艳丽如初,被国内外收藏界视为不可多得的精品,让收藏者在新视野中领略和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8.jpg

    齐白石、潘天寿和张德文三位画家虽处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风格,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齐白石作为近现代画坛的巨匠,其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潘天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创新精神开创了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张德文则在齐白石的悉心指导下,传承了齐派画虾技艺,并不断创新,将这一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4.jpg

    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宝库,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那个社会变革的时期,他们以画笔为武器,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同时,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激励着当代画家不断探索和进取,为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jpg

    如今,当我们欣赏齐白石、潘天寿和张德文的作品时,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他们的艺术传奇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绘画史上,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艺术成就。

    6.jpg

    7.jpg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卢国良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