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徽班》儿歌词
——致安徽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作者:郑欣宇
A
小手挽,编花篮
黄梅戏里踮脚尖
粉墙黛瓦笑开颜
B
描彩绘,捏面玩
迎客松前歌儿甜
你我都是小徽班
C
你拍手,我跳欢
彩虹伞下转呀转
快乐成长每一天
作品介绍
一、创作背景与初衷:这首儿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对“传统文化以儿童化传承”的思考。徽文化(徽剧、建筑、非遗)底蕴深厚,但如何让3-6岁的孩子也能感知其魅力?我尝试用“抽象派童谣”的形式,将宏大的文化符号解构成幼儿能理解的游戏语言中。“小徽班”不再是一个戏班,而是一群在粉墙黛瓦下唱歌跳舞的孩子们,他们捏面塑、踮脚尖、转彩虹伞,把徽都变成了童话乐园。
二、核心艺术特色:抽象符号的童趣落地,用“编花篮”隐喻竹编技艺“踮脚尖”呼应黄梅戏的台步“捏面玩”暗合徽州面塑非遗。文化元素不直接说教,而是藏在孩子的游戏中。视觉(粉墙黛瓦)听觉(歌儿甜)动觉(转呀转)的多维描写,让孩子通过身体记忆徽文化。
三、文化传承的巧思:“小徽班”的现代转译,将戏曲班社的厚重历史,转化为儿童集体活动的代称,暗喻文化传承需要新生力量。
四、写给使用者的话:这首儿歌不仅是简单的童谣,更是一把“文化钥匙”。给教师:可配套简笔画(画马头墙)、手工课(捏面塑)、戏曲操(踮脚尖);给家长:亲子共唱时,不妨和孩子聊聊“老家的青石板路”“爷爷奶奶看过的黄梅戏”;给孩子:只要记住“快乐成长每一天”文化的种子便已悄悄种下。
五、适用场景: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徽文化研学启蒙——当童谣遇见徽文化时,让传统文化传承在歌声里发芽。
作者艺术简介
郑欣宇,女,安徽合肥人。笔名:辑语,大宝。热爱音乐文学、诗词、美术,钢琴等乐器。会员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安徽省音乐文学学会,合肥市作家协会,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合肥市诗词学会。作品曾在《中经总网》《央广网》《央媒头条》《歌曲》《词刊》《长江网》《安徽科技新闻网》《安徽科技报》《安徽星报》《安徽省音协》《安徽访谈》《安徽音乐》《合肥市文联》《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日报》《大连诗刊》《庐州诗苑》《新歌诗》《新长江文学》等刊物和网站。个人专辑《梓树花儿开》《我的油菜花》。在2023年10月,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歌全国征集大赛活动中,作品《梦想起航》荣获一等奖。在2023年度被合肥市音乐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在2024年5月,合肥市科协和合肥市文联指导,合肥市科技馆和合肥市作协主办“科创看合肥,科普向未来”全国征文大赛活动中,作品《启迪》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