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84

    用热血书写生命赞歌——“献血状元”张承辉

    中经总网  2025-06-22 08:53  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心   浏览量:252659

    图片2.pn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山东济南讯 在济南,有这样一位普通人,他以无偿献血为笔,以爱心为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更高处的风景”。他叫张承辉,一个用三十余载热血征程诠释大爱的普通人。从1992年那碗温热的红糖水开始,他的人生便与“奉献”二字紧紧相连。他用98200毫升血液架起生命的桥梁,更用爱点燃了一群人的公益热忱。1992年7月的济南橡胶厂,一张倡议书掀起轩然大波。当工友们对义务献血议论纷纷时,21岁的张承辉挤在人群中,他的脑海里一下子浮起了中国的“南丁格尔”林巧稚的那句名言:“献血是举手之劳,却能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这个身高1.68米、体重不足110斤的年轻人,带着两个伙伴成为千余职工中唯一响应的“三剑客”。

    献血后的低血糖让他在路口晕倒,人们的不解与不屑曾让他委屈,但那颗被点燃的爱心却愈发炽热。他给自己定下“魔鬼训练”:每天五公里晨跑、周末游泳,坚守“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的铁律。16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的体重从110斤增至120斤,更让他从弱不禁风的青年蜕变为马拉松赛道上的常客。2025年“情义齐鲁公益行”半马跑中,累计献血98200毫升的他,成为千人队伍里最耀眼的“热血跑者”!

    图片3.png

    张承辉的善举也影响着他的家人。妻子徐玉珍从最初的担忧反对,到2000年主动为病危老人献血,如今已献血近80次,跻身“金奖”行列;女儿张梦奇18岁生日当天,在父母陪伴下完成“成人礼”献血,至今已捐献41个治疗量血小板,折合全血8400毫升。

    他,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一群人。2019年底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济南各大血库告急。身为济南市照明协会秘书长的张承辉,将凡是能说上话来的同事、同学、亲友都拉进了一个群,起名“高新公益群”,用科普驱散偏见,用行动带动参与。同学张化军为献血强化锻炼,最终带着妻子赵娟和妻妹赵玲一家四口加入,赵娟在生日当天以献血作为纪念。这样的故事在“高新公益群”里俯拾皆是。490名群友年均捐献1600个治疗量血小板,折合全血320000毫升。从一只手到一双手,从一个家庭到多个家庭,张承辉用“滚雪球”的方式,让公益之光照亮更多角落。他常说:“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但可以用伟大的爱做小事。”

    尽管献血已成为张承辉的日常,但社会认知的滞后仍让他忧心。当医院领导亲戚劝他“一年献一两次就够”,当街头行人对献血车视而不见,他选择用行动做最有力的回应。张承辉利用业余时间,在章丘百脉泉广场献血屋做志愿者,济南7个献血网点的位置刻在他脑海里,周末节假日,他总带着传单驻守献血屋,为大学生讲解科普,为生日献血者送上蛋糕,为焦虑的家属疏导情绪。

    2023年4月22日,临沂郯城的王淑瑧姐妹因给亲人献血不合格崩溃大哭,张承辉默默捐献血小板后婉拒谢礼;同年7月,为济南修车店张师傅的白血病妻子捐献血小板,更谢绝了老张硬塞的鸡蛋与红包。“如果你们以后有条件,多关心需要帮助的人。”这句重复了无数次的话,正是他播撒爱心的种子。

    图片4.png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这句质朴的话语,频繁地出现在张承辉的梦境之中。每次从这样的梦境醒来,张承辉周身就满血复活。他的血液在陌生人的血管里奔流,他的故事在泉城大地传扬,正如他最爱的那句话:“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当晨光再次洒落,这个“追光者”又将踏上新的征程,用热血书写属于普通人的生命赞歌。

    张承辉简介:济南市照明协会秘书长。他从1992年开始第一次献血,至今已献血268次、98200毫升,荣获“献血状元”称号。在他的影响下,家人、朋友、同事先后有100余人加入到义务献血的行列。业余时间,他踊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工时1670小时,组建490余人的公益群,积极参与多个社会公益活动。

    来源: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心

    主任:谢万山  副主任:栾启平

    融媒体部:张洪亮  助理:林圣爱

    通讯员:张 辉 杨婉颖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 辉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