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讯(卢国良):湘西沅陵,这片被山水滋养的土地,不仅拥有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悠悠千年,这里流传着黄金茶的动人传说:唐代,李世民路过湘西保靖,被茶园里一位村姑的美貌和茶道手艺吸引,品尝了颜色金黄、茶香清新的顶级绿茶,自此 “一两黄金一两茶” 的美誉便在民间口口相传。如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关于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的新故事,正在火热上演,而故事的主角之一,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 张莉。
张莉的老家就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沅陵县。多年前,沅陵县干部李世雄临危受命,鼓励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李弋菲回乡创业。李弋菲不负所望,回到家乡,建立起 “寄黔思” 扶贫茶园,带领当地 1000 多名白族、苗族、土家族同胞,400 多户村民,引种宝靖黄金茶、西湖龙井、白茶等优质品种。然而,受困于地理位置与宣传渠道,这些高品质的茶叶,一度 “养在深闺人未识”。
远在浙江义乌的张莉,作为义乌市民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时刻心系家乡的发展。2022 年 3 月,她不远千里奔赴沅陵,主动 “攀穷亲”,与 “寄黔思” 茶园结对帮扶。彼时,张莉已在民族团结与共富事业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牵头成立的 “茉莉花” 民族工作室,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中西部地区销售特色农副产品超亿元。
入驻 “寄黔思” 茶园后,张莉迅速组建直播团队,深入茶园拍摄。镜头里,云雾缭绕的茶山、茶农们质朴的笑容,以及精心采摘、制作茶叶的过程,通过网络传递到全国各地。在一场直播中,张莉手持一杯泡好的黄金茶,向观众介绍:“这就是来自湘西沅陵的黄金茶,这里山好水好空气优,产出的黄金茶品质上乘,口感鲜香,营养丰富,丝毫不逊色于西湖龙井。” 随着直播的推广,“寄黔思” 黄金茶的知名度逐渐打开,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然而,2022 年 9 月,湖南遭遇大旱,“寄黔思” 茶园发生大火灾,大片茶园被烧毁,受灾惨重。看着昔日生机勃勃的茶园化作一片焦土,茶农们的脸上满是绝望,千名民族兄弟姐妹面临返贫的困境。得知消息后,张莉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发动浙江社会各界力量,群策群力。她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联系专家,为茶园的重建出谋划策。
在张莉的带动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同时,她与李弋菲紧密合作,克服重重困难。经过数月的努力,“寄黔思” 茶园迎来重生。新种下的茶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茶农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如今,茶园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还借助直播电商与文旅产业的东风,进一步发展壮大。
随着 “寄黔思” 黄金茶的声名远扬,张莉并未满足于此。她结合义乌的改革开放成果,利用 “一带一路” 倡议带来的机遇,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在她的推动下,塔娜、韦琳、王丹等众多民族姐妹,凭借在义乌积累的电商与外贸经验,成为外贸精英。她们将 “寄黔思” 的黄金茶等名优新农副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让湘西的茶香飘遍全球。
2024 年 9 月 27 日,张莉赴京接受中央、国务院表彰,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载誉归来的她,更加忙碌了。作为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秘书长和省微党课宣讲人,张莉将共富黄金茶的故事,通过直播、图片、短视频等多种渠道,传播给全国各地。在义乌,她的讲述不仅影响着当地的各族同胞,也通过往来的外国人,将中国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故事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张莉的带动下,义乌形成了浓厚的民族团结与共富氛围。从最初单一的民族成份,发展到如今 56 个民族齐聚,27 万少数民族同胞在这里同走共富路。张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 “以义为先,义利兼顾” 的义商精神,真正打造出多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样本。
如今,当人们品尝着 “寄黔思” 黄金茶时,品味到的不仅是茶的鲜香,更是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的美好味道。张莉与 “寄黔思” 茶园的故事,就像一杯香醇的茶,越品越有滋味,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民族团结与共富的伟大事业中 。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卢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