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3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中国经济报道  2021-01-06 13:55     浏览量:18820

    “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有微笑天使之称的江豚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1月5日举行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罗国三说。

    5年来沿江11省市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善成介绍,5年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践。

    目前,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被关停取缔,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超过8000家,1361座非法码头彻底整改,2441个违法违规项目已清理整治2417个,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沿江城市滨水空间回归群众生活。

    长江流域优良断面比例从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月至11月进一步提升至96.3%,长江流域劣Ⅴ类水质比例从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生态环保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同时,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2.3%提高到2019年的46.5%,2020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46.6%。新兴产业集群带动作用明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

    综合运输大通道加速形成。长江干支线高等级航道里程达上万公里,14个港口铁水联运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沿江高铁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成都天府机场、贵阳机场改扩建等一批枢纽机场项目加快实施。

    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程度更高,上海洋山港四期建成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成为唯一吞吐量超11亿吨的世界第一大港,中欧班列线路开行达30余条。2016年以来,新增8个自贸试验区、24个综合保税区,201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

    绿色发展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湖南岳阳结合自身资源和禀赋特点,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浙江丽水、江西抚州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有益经验。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长江保护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和公益诉讼的衔接机制初步建立。建立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体系,加快完善生态补偿、多元化投入等机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设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针对媒体曝光的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典型案例,王善成表示,将紧盯这些问题和问题成因,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各类问题。在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落实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提升治理能力,夯实保护修复基础,另一方面要推动创新转型,加快绿色发展,力争早日实现从水质逐步好转的量变到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质变,真正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罗国三表示,下一步,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阳)


    【责任编辑:张巡山】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