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89

    红船劈波行 精神聚人心——武警浙江总队嘉兴支队借助“红船精神”建队育人侧记

    中国经济报道  2021-03-25 15:47     浏览量:102167

    ■ 刘猛、姚旺、贾云龙

    中经报道3月25日讯 走入武警浙江总队嘉兴支队机动一中队大门,巨大的红船浮雕做成的荣誉墙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地印刻着“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经济报道 最新消息.jpg

    “嘉兴南湖的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作为距离红船最近的部队,来到中队后,大家就要认真学习红船精神,争当红船卫士。”荣誉墙前,指导员吴宪文对刚下队的新战友们说道,红船精神正如心中的一盏明灯,时刻照亮着通向强军的道路。

    从中队出发,步行十余分钟便来到了南湖之畔。烟雨朦胧,生机盎然,一阵春风拂过湖面,一层层涟漪荡漾开来,顺着湖面望去,一艘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湖心岛旁。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一艘小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扬帆起航,也成了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希望的巨轮,由此而折射出的“红船精神”更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多年来,该支队持续借助驻地特有红色资源,将“红船精神”作为建队育人的重要抓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获取前行力量。在“红船精神”引领下,一茬茬官兵政治信仰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红船卫士”称号已成为全支队官兵共同的骄傲与自豪。

    在探寻中感悟

    走入初心之地,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场馆主体建筑呈‘工’字造型,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筑四周的56根檐柱寓意着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新年伊始,支队四级警士长王洪滨就带着数名官兵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为来访游客义务讲解。从2005年支队南湖革命纪念馆义务讲解小分队组建时算起,王洪滨已经连续义务讲解了11个年头,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也成了他另一个重要身份。对于今年的义务讲解,王洪滨显得尤为重视,他说,能够在全国人民喜迎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为游客义务讲解,内心的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谈起王洪滨,支队官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优秀教练员、优秀“四会”政治教员、优秀“红肩章”宣讲员等称号是他留给支队官兵军政兼优的最直观印象,然而,他又是如何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大家眼中的优秀班长的?这还要从16年前新兵下连时说起。

    新兵一下连王洪滨就被分到了机动一中队。下连后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就是参观中队荣誉室。在那里,王洪滨看到了前任中队长曹旭岭的故事。从军11载,荣获1次二等功,7次三等功,被驻地百姓和支队官兵赞誉为“警营保尔”。在任期间,他硬是把一个后进中队连续两年带入总队“先进中队”行列。“活着就要站着”是他的人生格言,在身体极为不适的情况下,仍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直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后期”的消息传入中队时,大家才知道他的病情如此严重。当时,一名战士哭泣道:“如果能换来队长的健康,我愿把我的肾捐给他。”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队长曹旭岭宁可透支生命也不拖欠使命?”下连初期,王洪滨脑子里便留下了这样的疑问。直到转改士官、加入支队组建的第一任南湖革命纪念馆义务讲解小分队后,王洪滨心中的疑问才慢慢找到了答案。

    “早期的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地建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凭借着一心为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时任支队义务讲解小分队导师的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对前来学习讲解知识的小分队成员说道,党员就是先锋,就必须冲在前、干在前,时刻作表率、当先锋。导师袁晶的一番讲解,让王洪滨对“党员”一词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他感到,心中多年的疑惑似乎找到了一丝“线索”。

    朝着“线索”的方向,王洪滨学习地更加认真、更加用心,在党史军史的浩瀚海洋里,在一遍遍精神的洗礼中,他逐渐了解到,在我党历史上和队长曹旭岭一样的党员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只是众多优秀党员中的代表。越是学习,王洪滨越发感到:党史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只要用心领会,就能给人以无穷力量。

    找到了学习乐趣,效率就有大幅提升。数万字的讲稿,王洪滨是第一个背记下来并顺利通过考核,成为支队首批南湖革命纪念馆义务讲解员。让王洪斌更加骄傲的是,他的导师袁晶后来为总书记来嘉兴南湖瞻仰红船作陪同讲解,并成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探寻初心之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支队政治工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义务讲解小分队只是为支队官兵提供近距离感悟初心之地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入党、新兵下连和重大节日等时机,都会组织官兵走出营区,来到现地近距感受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了解建党历史,寻找初心使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支队形成了以“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做一次承诺”为内容的“七个一”活动,引导官兵持续传承红船精神、强化党员意识、投身强军实践。

    “学习红船精神,收益的还是官兵自身。”这句话逐渐成为了全支队官兵的共识。

    入伍之初,战士袁虎是个不爱讲话的“理工男”,对党史军史一点也不感兴趣,可令大家没能想到的是,几年后,他竟成为支队义务讲解小分队的成员,并被总队评为一级“红肩章”宣讲员,成为了一名熟知党史军史、能说会道的理论小教员。谈及自己的变化,袁虎说道,是支队多次组织的现地参观见学活动影响了他,是学习领会“红船精神”改变了他,他会继续学下去,争取有更大成绩、更多作为。

    “就是要通过组织有形无形的活动,教育官兵、引导官兵,让他们走出军营来到现地,在探寻感悟初心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支队政治工作处负责人说道,在支队持续探寻初心之地的浓厚氛围和实际举措下,像袁虎一样由最初的不感兴趣、不愿理解到自觉参与、主动学习的官兵还有很多,他们和支队广大官兵一样,最终都成为红船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受益者。

    在学习中运用

    领会红船精神,就能在实践中获取前行力量

    红色精神需要官兵走出军营来到现地探索寻觅,更需要将其引入部队供官兵随时学习消化。多年来,支队建设发展的实际也印证着红船精神迸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支队重新组建于1983年,在全体官兵全面打基础、全心搞建设、全谋力发展的共同努力下,自1991年起,支队连续10年走在总队先进行列,并在2001年首次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支队”。

    持续奋斗得来的荣誉让支队官兵倍感鼓舞,但也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骄傲自满心理,接下来的几年里,支队建设发展的步子慢了下来,进入低谷时期。

    就在部队建设陷入迷茫之际,支队党委“一班人”把注意力转向红船,打算从红船精神中寻找部队建设发展的精神力量。

    他们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到红船旁讲党课,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对标对表红船精神查摆反思,不断唤醒党员身份、职责使命,并引导各级将荣誉翻篇归零,再一次向着标兵支队的目标吹响了冲锋号。

    从此,支队建设水平稳步提升。3年后,被总队评为先进支队,各项发展步入“快车道”。在支队官兵接续奋进下,2016年,支队第二次被评为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支队”。

    “什么时候离红船精神近了,支队就会健康稳步发展;什么时候离红船精神远了,支队建设就会走弯路、栽跟头。”回顾着支队建设的经验教训,支队政委金驰宇感慨颇多。

    “红船精神”所产生的力量,不仅适用于支队全面建设,也适用于每一名官兵的成长。

    为了更好学习感悟“红船精神”,支队将红船元素引入营区,让每一名官兵都能在耳濡目染中深化理解。

    “红船精神”标语、红船浮雕做成的荣誉墙、大厅内的红船雕塑……这样红船元素的标识,支队机关、基层营区内处处可见。

    “现实的距离近了,心灵上的距离也就不会太远。”宣传保卫股股长王雄说道,营区政治环境能够影响人、感染人,今年来他们在营区大力营造带有红船元素的政治氛围,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船精神”的熏陶。

    为使“红船精神”深入血脉、植入灵魂,支队设立“红船卫士”大讲堂系列活动,分层次、分类别、分主题组织多场演讲比赛活动,鼓励官兵走上讲台,通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的方式,让官兵体会“红船精神”在支队所并发的力量。

    桐乡中队战士李君君的父亲是一位海军,由于任务需要,照顾家庭的机会不多。每当李君君看到别的孩子有父亲疼爱时,心中总是一阵难过。在入伍之前,他一直不理解父亲,甚至产生过怨恨的想法。来到支队后,一次突发的任务,副班长高长鹤的举动让李君君对父亲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附近一工业园区印染厂污水罐体发生坍塌,导致货架堆倒塌,人员被埋,情况危机,你中队立即前往,做好救援工作。”一天傍晚,中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中队第一时间集结兵力,做好随时出动准备。高长鹤由于在前期训练中手指受伤,中队将其划入了留守人员名单。他知道后,主动要求道:“我是党员,也是骨干,人民有难,我有责任冲在一线,这次任务我也要上。”就这样,高长鹤忍者疼痛,和其他战友一样搬运物资、清理现场,在任务一线连续奋战三个多小时。待回到中队后,他的双手早已血肉模糊,充分展现了一名红船卫士的责任担当。

    高长鹤的举动影响着李君君,慢慢地,他开始理解自己的父亲了。

    为了表达内心发生的变化,也让更多官兵了解高长鹤的故事,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支队举办的“红船卫士”大讲坛之“红船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活动。

    比赛现场,许多人被李君君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话语所感动,他也在众多参赛队员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进入新时代,“红船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刻,学习“红船精神”永远在路上。

    “作为驻扎在红船旁的部队,就应该在学历领会“红船精神”上快一步、深一度。”支队长温新龙说,‘红船精神’中蕴含着巨大力量,他们结合支队实际,在对标对表中总结提炼出与支队发展相契合的精神内核,引导官兵在首创精神上做到有生机、有活力,敢争先、敢挑战,在奋斗精神上,做到不怕苦、不怕死,争朝夕、当标兵,在奉献精神上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只为公、只为民。

    在岗位中坚守

    作为红船卫士,干好每一件小事都是奉献

    “当兵7年,5次荣立三等功。”像张锦鹏这样的例子在支队并不多见,然而,他取得如此成就的背后也有一段“抬不起头”的往事。一张警告处分表,至今仍静静地躺在他的档案袋里,原因是“执行巡逻任务期间违规使用手机”。

    处分的事实,让张锦鹏一时难以接受,在工作中也表现的一蹶不振。

    “你是个好‘苗子’,但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路永远都在自己脚下。”“犯错了就要正确面对,但只要好好干,那些都会成为过去。”各级领导的关心教诲,让这个原本优秀但“栽了跟头”的战士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组织“抛弃”,依旧“被世界温柔以待”。

    承受过处分的压力,便迎来了逆风翻盘的动力,张锦鹏在训练上更加刻苦,他时常感慨:“组织都没有放弃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强大!”不久,在总队举行的比武竞赛中,张锦鹏取得“个人突击”第三名佳绩,荣立三等功。这是他处分后获得的第一个荣誉,来之不易。

    在尝到了拼搏的甜头,张锦鹏更加努力,先后多次在日后的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成了支队名副其实的“兵王”。

    训练中扛红旗、争第一,重大任务上更是上一线、当先锋。在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嘉兴作为全国口罩“心脏仓”,地位作用突出,支队担负驻地数家医疗物资生产厂家的安全守护任务。张锦鹏带领班里战士冲在一线、守在一线,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受到驻地党委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赞誉。

    如果说张锦鹏成长的经历让人振奋鼓舞,那么排长杜聪成功处置一起持刀杀人事件更让人惊心动魄。

    “孩子,想想你的父母,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有很长,不要冲动。”面对跳入河水的犯罪嫌疑人,杜聪配合民警采取“政治攻心”的方法,成功将其劝说上岸。去年11月4日中午,正在担负上海进博会武装巡逻任务的杜聪接到通报后迅速闻令而动,火速赶赴事发地域,在一处小树林里发现藏匿的犯罪嫌疑人,该犯手持洋镐企图暴力拒捕,在与其对峙过程中,突然跳入河以自杀相要挟。杜聪在对其开展政治攻心后,在其上岸的瞬间,一个健步上前夺其凶器,迅速将其制服,成功处置该事件。由于表现英勇,今年年初,杜聪成功入选总队首届十大忠诚卫士,其事迹在全总队宣扬。

    “我从支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到立功提干,成长为党员干部,是党的教育和培养成就了我,在面对人民群众生命遭受威胁时,我必定会挺身而出,果断出击。”杜聪事后说道,他的外公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外公的英雄事迹从小就激励自己,在参军入伍来到嘉兴这块红色土地后,他更加懂得了军人肩负的使命重任。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张锦鹏、杜聪那样的好兵,更多的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坚守与付出。

    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坐落着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从奠基建设到能源输出与使用,秦山核电站已经安全度过了35年的时光。光阴流转,岁月变迁,担负这里安全守卫任务的支队官兵连续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里。

    一面是山,一面是海,夏天挥汗如雨,冬天寒风刺骨。起初,很多刚来到这里的官兵很不适应,但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磨练中,他们对坚守有了自己的理解。

    “从大队部到核电站大门有3公里的路,其间还要穿过1.2公里长的隧道。核电公交车平均半小时一趟,出租车基本不会从这里经过。一趟外出下来,时间很多时候都耽误在路上。”大队教导员闻宇告诉记者,早些年,由于交通不便,官兵们常常不愿外出,后来,大队与核电站协调了大巴车,每次外出有专车接送。

    空闲之余,这里的官兵们还编唱了《核电卫士之歌》:“头顶一个天,脚踏一片海。背靠秦驻山,放眼杭州湾。昂首屹立哨位旁,任他风吹雨打,只为那和平之光平安洒进百姓人家……”

    歌声在山与海之间穿梭回荡,官兵身影在默默守卫中散发光芒。面向潮起潮落的大海,一茬茬官兵正如那一朵朵浪花推涌着江水沉浮,守卫着“国之光荣”。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