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歌词
--山水有争鸣,人生见从容
作者:郑欣宇
A
旗山麦浪翻,风过就低弯
鼓山石径斑,蚂蚁搬夕岚
你数云舒卷,我数年轮盘
一个催向前,一个劝慢看
B
啊,哎呀呀,别纠缠
你是旗山,我是鼓山峦
你摇黄金毯,我敲青铜磬
巢湖畔一站,平局最圆满
A
旗山花正繁,嫁给春作伴
鼓山月半残,轻倚夜阑珊
你藏旧书函,我攒苔痕斑
一个晒晴暖,一个晾雨潺
B
啊,算了吧,别争番
你当旗杆,我当鼓面颤
你绿春装艳,我红秋装染
巢湖畔笑看,风云一片淡
作品介绍
1、创作背景与灵感:这首歌词的灵感,来源于安徽巢湖沿岸的旗山与鼓山自然景观。两山相望,民间素有“旗鼓相当”的传说。我试图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山峦“开口说话”,以它们的视角探讨快与慢、进与退、争与和的人生哲学。力求在保持朗朗上口的同时,赋予歌词更深的哲思层次。
2、歌词结构与艺术特色:对称式叙事,采用 AB、AB 结构,两个主歌A段写景,两个副歌B段抒情。意象对仗,山水拟人,旗山象征进取(麦浪翻、花正繁、当旗杆)鼓山隐喻守拙(石径斑、月半残、鼓面颤)通过“你”与“我”的对话,如“你数云舒卷,我数年轮盘”形成生命态度的碰撞,最终归于湖畔的“笑看风云淡”。从冲突到和解的哲学升华,第一段B“平局最圆满”承认差异共存。第二段B“风云一片淡”超越胜负,回归自然,暗合道家“阴阳相济”与儒家“中庸”思想,回应现代人焦虑内卷的精神困境。
3、文化价值与社会共鸣:地域文化的现代转译,歌词中“黄金毯”(麦浪)“青铜磬”(凌家滩文化遗存)等意象,成为巢湖山水人文注脚。普世情感共鸣,对“快节奏与慢生活”“竞争与淡然”探讨,让不同年龄、职业的听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写《旗鼓相当》时,我常想起自己站在巢湖岸边,似乎看见两山倒映湖中样子,它们明明相对而立,湖水却让它们影子交融。这或许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各有姿态,终归共生。
作者艺术简介
郑欣宇,女,安徽合肥人。笔名:辑语,大宝。热爱音乐文学、诗词、美术,钢琴等乐器。会员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安徽省音乐文学学会,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合肥市作家协会,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合肥市诗词学会。作品曾在《中经总网》《央广网》《央媒头条》《歌曲》《词刊》《长江网》《安徽科技新闻网》《安徽科技报》《安徽星报》《安徽省音协》《安徽访谈》《安徽音乐》《合肥市文联》《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日报》《庐州诗苑》《新歌诗》《新长江文学》等刊物网站。个人专辑《梓树花儿开》《我的油菜花》。在2023年10月,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歌全国征集大赛活动中,作品《梦想起航》荣获一等奖。在2023年度被合肥市音协评为“优秀会员”。在2024年5月,合肥市科技馆和合肥市作协主办“科创看合肥,科普向未来”全国征文大赛活动中,作品《启迪》荣获三等奖。在2024年11月,参加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召开第二次大会青年代表。在2025年4月,参加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举办青年音乐人才创作培训班学习。